众筹中 钧瓷“青山初雨”鸡心杯,国大师督造 -人已支持
钧瓷古窑口「周家造」,神垕珍稀原矿釉料烧制,宋风雅韵,限量发售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收藏界,因其窑变无双的特质,北宋之后官窑断烧,成为传说中的稀世珍宝,一直流传着“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汪曾祺先生就曾形象地总结了钧瓷风华绝代的原因:“钧瓷天下奇,釉彩世无比,雨湿海棠红,云开天飘碧,茄皮葡萄紫,冰片鱼子粒,孰能为此功,神功乃人力。”
中国千年的瓷器史中,名窑迭出,品类繁多,但艳丽浪漫的钧瓷却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
《禹州志》曾记载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早在唐代就被钦定为“君王之瓷”,下令钧不随葬,民不得用。
钧窑遗址
北宋徽宗时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设置官窑,为皇家烧制贡瓷。
因窑址邻近古代春秋战国的钧台,故称为“钧窑”、“钧瓷”。
更规定“年进贡三十六件”钧瓷,余则全部打碎深埋,片瓷不得流入民间,珍贵非凡。
2021年的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早期 钧窑内天青釉外玫瑰紫釉水仙盆」以人民币11,500,000元的高价成交,成为全场瓷器中拍卖价最高的收藏品。
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也对钧瓷情有独钟,他收藏的第一件藏品就是钧瓷残片镶成的四扇钧瓷挂屏。
“这件东西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它既是瓷器,又是家具。”
嵌钧瓷挂屏 木框-民国 瓷片
观复博物馆藏
1982年他花1600元将其买下,相当于当时一个人五年的工资,当时他刚成家,是用准备买彩电的钱买了这件宝贝。
后来,马未都的家被小偷光顾了一回,等他回家一看,四扇钧瓷挂屏都还在,心里就踏实了。可见在当时,钧瓷的文化收藏价值还未被常人所知。
“一方水土,养一方瓷”,恐怕这是陶瓷界不争的事实。为何只有禹州神垕镇才能烧出“真正的钧瓷”?
神垕(hòu)镇,位于禹州西部山区,“四面环山,山水相依”的地域格局,构成钧瓷生产的天然闭环:
南山煤矿提供优质燃料,西山矿脉的铜铁矿石比例天然适配铜红釉发色,东山瓷土黏性强且耐高温。
流经富矿地层的颍河水,成为调配釉料的关键溶剂,其矿物质含量直接影响釉面呈色。
历史上各地仿制钧瓷的尝试均未突破地域限制,除高温红釉,炉钧、宜钧、广钧等仿钧釉多以低温烧成,其中呈色元素除氧化铜外,往往以低温色剂辅助呈色,釉色虚浮、胎轻质脆。
2014年神垕瓷窑群考古证实了这种独占性:金元明三代的钧瓷残片仅出现在本地矿脉区,釉色明显优于同期外地仿品。
钧瓷在烧制时,含有铜质的釉料经窑变后异彩纷呈、变化万千,打破了传统瓷器单一的色彩,极富创造性的风格给人意想不到的视觉享受。
钧瓷以釉色取胜,时而红里透紫、灿若云霞;时而青中寓白,碧如春水,一幅幅争奇斗艳的釉面让无数藏家趋之若鹜。
宋代钧窑的出现,改变了瓷器“南青北白”的局面,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开启了中国颜色釉历史的艺术先河。
古人曾用这样美妙的诗句,赞美钧瓷:“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
钧窑月白釉紫斑盖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宋代钧瓷存世量极少,件件都是稀世珍品。
故而钧瓷有“钧贵胜黄金”之说,可以看出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遗憾的是,自元代后,钧窑日渐衰落,再加上时局动荡和不断战乱,钧瓷烧制技艺失传绝迹。
钧瓷泰斗 周有大师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的钧瓷窑匠们一直努力恢复与传承,才使得奄奄一息的钧瓷艺术逐步焕发生机。
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本次,为了让大家感受到钧瓷传承千年的窑变之美,我们携手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工艺大师周松建老师,带来这款原矿釉料手工制作的“青山初雨”鸡心杯,限量发起众筹。
钧瓷的矿石原材料不可再生,本次选用的矿料仅烧出16只,售完即止,不容错过。
经典鸡心杯型,线条流畅柔美,造型别致典雅。
口大,腹浅,小圈足收拢杯底,大小适中,称手舒适。
整体釉面呈现出孔雀绿的色调,由杯底至杯口渐变过渡,如青山初雨般清新朗润。
器身布满点点金斑,其间错落点缀着铜锈色斑块。
由于釉料中含有丰富的铁矿,经高温烧制,呈现出部分灰黑色的金属结晶,敦实有质感。
釉水在窑烧的高温下熔融流动,在碧绿的底色映衬下若隐若现,仿佛水波荡漾,涟漪道道,交织出无限的美感和遐想。
持握手中,釉纹随着茶汤流转起伏,更是轻盈灵动。
每件作品都附有收藏证书,一证一码,可见作品、名家的简介,无论是自用、珍藏、礼赠都非常合适。
百年世家传承,凝练一抹红
“周家造”字样的出土瓷片
本次众筹杯盏底部以“周家造”为落款。
“周家造”,最早出现于神垕古镇周边出土的古钧瓷片,上有“钧洲西吴镇周家造至元七年”的记载。
“至元”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至元七年就是公元1270年,距今已有700多年。
据《钧瓷志》著述,这是中国最早有姓氏与纪年的古钧瓷片,见证了周家先辈制作钧瓷的历史,更是劳动人民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写照。
周松建老师,是中国陶瓷工艺大师,钧瓷烧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
同时,担任河南省钧瓷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钧瓷收藏协会理事。
其父周有,更是业内响当当的“钧瓷泰斗”,作为新中国钧瓷复烧史上的关键人物,曾于1978年设计烧制了大型钧瓷观音瓶。
如今的中国钧瓷名窑“周家钧窑”,便是周老先生在“后殿大窑”的基础上一手恢复,作为神垕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窑遗址,拥有400多年的历史。
“后殿大窑”古遗址的入口与內景
该古窑建于明末清初之际,在建国前曾复兴宋钧的 “大火蓝”稀缺釉色的烧制。
还曾是央视一套电视剧《大河儿女》在神垕的唯一取景地,目前该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老字号。
他数十载精耕钧艺,不仅擅长于传统烧制技艺,同时对釉色研制和开发具有浓厚的兴趣与成就。
在继承父亲钧瓷技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尝试和思索,先后研制出“翡翠飘红”、“红珍珠金”、“蓝珍珠金”、“铜系绿釉”等多种名贵钧瓷釉色,深受藏家追捧。
周松建 钧瓷莲开天地瓶 拍卖价57500元
周松建部分佳作
其作品曾先后获得钧瓷专业领域金、银奖项,被各大博物馆收藏,《怀柔天下》《安泰鼎》《和谐尊》等多件作品,先后赠国际友人,受到国内外瓷器藏家的认可关注。
钧瓷制作工艺
钧瓷,仅诞生于禹州神垕这块宝地,有其独特的地理原因。
禹州神垕镇出产的孔雀石,是一种含铜次生矿物,因其花纹与孔雀尾羽极为相似而得名,我国古人称其为“石绿”、“青琅俞”。
孔雀石其中的“氧化铜”,便是“出窑万彩”的关键,在不同窑温、区分、湿度下,形成丰富的色彩呈现。
原矿釉料由周老师独家调制,其配比需精细到毫克。
通过无数次的烧制、试验,根据工艺、窑温的变化进行调整,独家调制而成,是周家钧窑世代匠人的智慧结晶。
手拉坯
传统钧瓷仿古器型,非手拉坯不能得其神韵。
而手拉坯成形要求手工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也较大。
周松建的作品,大多采用手拉坯制作,造型规整方正,端庄大气。
修坯
把坯体表面的泥纹或高低不平处修平整,圆器并要进行旋削。
纯手工拉坯、修坯,每一件作品都有独特的神韵。
施釉
素烧后以浸釉的方式为作品上釉,让釉浆附着于素胎表面,这便是“入窑一色”。
把经过素烧后的素胎,采用涮釉、浸釉、浇釉、刷釉等方法进行上釉,使素胎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浆。
釉烧
钧瓷烧成时由于温度、气氛以及天气等的影响,使烧成后的产品具有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
钧瓷的制作工序十分繁杂,共有72道小工序,自古以来就有“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之说,以下仅列举其中部分供参考。
无论哪道工序稍有不慎,都可能前功尽弃。
钧瓷工艺步骤繁杂,发色不稳定,窑内千变万化非人力能控,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在如今科技的加持下,成品率也不过30%,可见古人坚持这门手艺的艰辛不易,本次众筹限时限量,赶紧来一睹这国之瑰宝的魅力吧。
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
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
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项目筹建
1、项目众筹有失败的可能,如果截止日期未能达到目标金额,支持的金额将原路返回支付账户,最晚48小时到账。
2、如果项目众筹成功,项目发起人将在“最晚发货时间”前完成发货。
3、关于众筹项目进度,可在「进展」中查看。
4、淘茶对众筹项目已做详尽调查,确保发起人诚信良好,项目真实,有完成项目的可能。
5、用户信息加密,防止任何信息泄露问题,确保您的个人信息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