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复博物馆仿宋官釉银锔瓷茶器
  • 观复博物馆仿宋官釉银锔瓷茶器
  • 观复博物馆仿宋官釉银锔瓷茶器
  • 观复博物馆仿宋官釉银锔瓷茶器
  • 观复博物馆仿宋官釉银锔瓷茶器
1/5
领取

观复博物馆仿宋官釉银锔瓷茶器

观复博物馆出品,再现古老锔瓷工艺,釉色天青,釉面呈自然冰裂,独具美感

18点前下单,预计--送达--
配送:顺丰快递 ,全场满60元包邮
用户评价(-)
查看更多
好评率 -|近期销量 29
商品参数
  • 品名

    仿宋官釉银锔瓷盖碗套组

  • 容量

    【盖碗】150ml 【圆融杯】135ml 【马蹄杯】110ml

  • 尺寸

    【盖碗】95mm×52mm(口径×高) 【圆融杯】67mm×64mm(口径×高) 【马蹄杯】82mm×55mm(口径×高)

  • 材质

    仿宋官釉陶瓷

  • 产地

    中国江西

  • 厂商指导价

    3980元

商品详情

1改.jpg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瓷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在日常使用中难免有磕碰。留着无用,弃之可惜,使爱瓷之人痛心不已。

锔瓷,这门中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便应运而生。

锔,《玉篇·金部》解释为 “以铁缚物”。利用各式锔钉“以铁缚物”,将器物破碎部分咬紧,从而达到“化碎为整”的效果,这样的修复工艺就是——“锔”艺。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说的便是这一古老手艺。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527.png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625.png

《清明上河图》中锔瓷匠人

瓷光熠熠,穿越千载。锔瓷是一种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伴随瓷器烧制工艺的出现,也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最早见于宋代张择端的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处锔匠做活的一幕。

在锔瓷匠人手中,破碎的瓷器用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不仅可以使其重新投入使用,甚至焕发出完全新生的美。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657.png

图片源于网络

被锔瓷技艺修复的,有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日用,也有文人雅士的高端器物。这门因“破碎”而来的修复工艺,已经渐渐地演变成一种艺术。

明清时期兴起了“锔活秀”的浪潮,有的人故意在品相完好的紫砂壶中装上豆子,倒入水中使其撑裂,然后锔出特定的图案来,来追求锔瓷的再造之美。

发展至今,锔瓷技艺增加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元素,变得更为灵活和美妙。当锔子在器物上成为装饰,与器物融为一体的时候,别有一番韵味,一件残器的价值有时候甚至要比一件完整器的价值还要高。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724.png

宋“蚂蝗绊”青釉花口瓷碗

收藏界几乎无人不知“蚂蟥绊”,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残器”之一,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在日本,它被视为“重要文化财”,相当于“日本国宝”。

*日本物质文化遗产的等级分类表示方式,「重要文化财」是指历史、文化等价值特别高的文物。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751.png

《紫宸殿外战图》平重盛与源义平在樱橘树下大战

据说,南宋时期杭州的佛照禅师将龙泉窑青釉花口碗赠予日本平重盛将军。宋朝的官窑在当时技艺十分高超,连日本人都赞口不绝。

这个碗经历过几代不同家族之间传承,到永乐时期,日本的足利义政将军(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得到了它,但是碗底已经有裂痕了,他让赴华的使臣带着这个碗来到大明,希望明朝永乐皇帝再赏赐一件同样品质的碗。

因为龙泉窑的鼎盛时期是在南宋中晚期,明中期的龙泉窑工艺已有衰落,不复有南宋巅峰时期的好品质,无法烧制出同样的瓷碗了,而梅子青釉又属于龙泉窑青瓷中的上品。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811.png

因此,中国的工匠就用锔钉重新修补了裂痕送回了日本。补上的锔钉呈现出如蚂蟥般的姿态,因此得名“蚂蟥绊”。

在那个时期,日本人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瓷器。“蚂蟥绊”虽是残器,却生动诠释了不完美之美。

在日本博物馆中珍藏了不少龙泉窑青瓷,为什么残缺的“蚂蟥绊”却被称为“重要文化财”?也许在他们看来,人文历史要比器物本身更有价值。

2改.jpg

随着历史的变迁,锔瓷这项见证过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兴盛的传统手艺随着老匠人的相继离世而面临濒危的境地,成为濒临失传的老手艺。即使想要修补瓷器,找到锔瓷匠人也是不易。

庆幸的在于,现在这项在中国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锔瓷技艺,已被列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改.jpg

锔瓷手艺,承载着一代代使用者的情感与记忆。为了让这门古老的民间传统绝活手艺得以继续传承与延续,重现锔瓷艺术的残缺之美。

本次,我们特别邀请到观复博物馆,督造了一套仿宋官釉锔瓷茶器。

作为一款仿古的现代文创产品,涵盖了盖碗、茶杯,用全新的设计来焕发古老手艺的特有魅力。无论是作为把玩、珍藏或是赠礼选择都很合适。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844.png

观复博物馆中的陶瓷馆

观复博物馆,是由著名文物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先生于1996年开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已涵盖了由唐代至今的千余件各式藏品。

所谓“观复”,是源于老子《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观”即看的意思,“复”即一遍又一遍。含义是世间万物你只需要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进行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904.png

马未都先生,是收藏界颇影响力的人物。从80年代至90年代,他收藏的中国古代器物已具规模,玉器文玩、古家具、陶瓷等藏品已超千件。

1992年,许多读者将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1996年创办了首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这之后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关于文物鉴赏与研究的专著以及上百篇的文物研究论文,在《文物报》上发表,并参与编写了《中国鼻烟壶珍赏》。

4改.jpg

这套茶器,特意选用了仿宋官釉为基底,再现“锔瓷”工艺。

“官釉”,是指北宋时期官家御窑瓷器所闪现的颜色,被认为是中国陶瓷的美学巅峰。

官窑在徽宗执政的鼎盛之时政和年间应运而生,以烧制青釉为主,大概是因为宋代强调文治,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北宋年间,官窑瓷器的色泽一反前人的习惯,青釉不追求青,追求灰蓝色调,沉稳冷静,不拘一格。

这种人为的色调高于自然界中的任何颜色,将宋人想要表达的哲学揉和其中,成就了美学意识,为后世树立了标杆,在后续的元明清时期均出现了“仿宋官釉”的瓷器。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925.png

南宋官窑水呈

观复博物馆馆藏

马未都先生更是在谈到宋代官釉时,称其为“源头活水”。

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宋朝的窑址至今不明,其烧制情况只能从文献及传世品上获取。但其釉色依旧为后世所追摹,为世人所喜爱,甚至将其推至哲学高度,传达道教思想,定立美学规范。

微信图片_20220617113943.png

2021上海明轩国际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现场

微信图片_20220617114003.png

乾隆仿官釉马蹄氏水盂

在2021年上海明轩国际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盏清乾隆仿官釉马蹄式水盂以155.25万的价格拍卖成交。

5改.jpg

此次参与众筹的仿宋官釉锔瓷茶器是日用茶器与古老的锔瓷手艺联动共生,包括盖碗、马蹄杯、圆融杯,皆由观复博物馆督造,经多位景德镇匠人之手制作。

成品拿在手上便可感受到诚意,不论是工艺还是在釉色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再现宋朝官釉的匠心之作。

微信图片_20220617114034.png

整套配以天青色绒布面礼盒包装,搭配乳木骨针插扣,古朴自然,清新雅致,赠礼自用都非常合适。

微信图片_20220617114053.png

礼盒内还附有三份证书,分别是观复博物馆的出品证书、纯银的鉴定证书,以及对官釉锔瓷的介绍。

如果是礼赠友人,拿到手上,无需多言就能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观复博物馆出品,匠心之作 

8改.jpg

整体观之,这套仿宋官釉锔瓷茶器釉色呈现灰青色色调,造型简洁雅致,光泽莹辉透亮,触感滑润,“紫口铁足”的形制也是沿袭了官窑的特点。

9改.jpg

10改.jpg

所谓的“紫口铁足”,即为瓷器上口沿薄釉处露出灰黑泛紫,足部无釉处呈现铁褐色的特征。

由于施有乳浊性厚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泛出比黑胎稍浅的紫色;底足无釉处则呈现胎的颜色。

它和青釉配合,相互协调,既能衬托青釉和美,又使厚釉产品具有挺拔秀丽的质感。

11改.jpg

釉面呈现出官釉自然的冰裂,疏朗相衬,独具美感。

日久使用,釉面还能养出意想不到或呈金色或呈褐色的开片纹路,每一件器物可以说都是无可比拟的存在。

微信图片_20220617114116.png

杯身均以匠人手绘的金线,来模拟瓷器开裂。用仿金缮手法,来描金手绘杯身图案。

这时就需要用上“金刚钻”再于金线的两侧打上小孔了,因为瓷器的硬度高,普通的金属无法穿透,所以钻头要是金刚石材质的。

微信图片_20220617114136.png

然后将事先备好的纯银锔钉,置入小孔之中,轻轻锤击,力道也需恰到好处。

在金线纹路上,再次打上小孔,将浮雕银花作为点缀再钉上,增加一些典雅韵味。银质锔钉既像缝补衣服的针脚,亦像绣了向阳花的盘扣衣襟,令茶器诉说无尽的生活意趣。

微信图片_20220617114154.png

这款产品已经研制了多年,早期是将铜制锔钉、铜花用树脂粘合到茶器表面,但铜器易生锈不易养护,其间也多次改变材质和工艺。

最终选定999银和传统打孔的方案,才有了目前这套较为成熟的产品。

微信图片_20220617114211.png

明 吕纪《梅茶雉雀图》局部

银花的设计灵感来源

纯银的锔钉、银花容易养护,日久会呈现出古韵的灰色氧化物,老味十足,而用绒布擦拭后又可恢复如新。

12改.jpg

再看盖碗,由碗盖、碗托、盖碗三部分组合而成,分别代表天、地、人,所以也被称为三才盖碗。

形式小巧精致,线条简约。

13改.jpg

碗沿外撇至恰到好处,使得指尖自然张弛,拿捏起来比较稳当,而且不容易烫手。

碗盖呈弦月拱起,利于茶汤聚香,盖钮内凹,整体手感比较舒适。

14改.jpg

一盏为圆融杯,曲缓收口,含蓄内敛,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张弛有度,看起来有厚重沉稳的感觉。

能够使茶杯的聚香效果更好,同时蕴含着“大肚能容天下不能容之事”的豁达与境界。

15改.jpg

另一盏为马蹄杯,因倒置时形似马蹄而得名。杯口外敞,腹部内束,呈现出流畅的曲线,杯底为小平底的样式,富有美感。

手持马蹄杯来喝茶,或许能品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闲逸意境。

16改.jpg

三款茶器的底部,则是金线的“觀”字底章,为观复博物馆出品认证。

17改.jpg

除此以外,还附赠淘茶集监制的宋种蜜香单枞茶1泡,是凤凰单枞中的珍品。

宋种蜜香单枞是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也是幸存的四株宋代老名枞之一。

相传植于南宋末期,距今有700多年历史。因其品质特点有明显的甘薯“蜜味”,故又名“宋种红薯香单枞”。这款茶经传统炭焙工艺精制而成,很好地保留了茶叶的本源真味。

18改.jpg

凤凰单枞被誉为“茶中香水”,以香闻名,盖碗搭配乌龙茶,用来小试茶器,再合适不过了。

19改.jpg

茶叶放置在蜜黄竹盖小茶罐中,出自德化匠人之手,虽不是名贵之物,但十分可爱,让人爱不释手。带上它,便可体会“斗茶”的乐趣。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
加入购物车
买单
猜你喜欢
  • 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

    0000000000
  • 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

    0000000000
数据加载中,请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