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刻曼生十八式紫砂壶:百纳壶、葫芦壶、井栏壶、石瓢提梁壶
  • 复刻曼生十八式紫砂壶:百纳壶、葫芦壶、井栏壶、石瓢提梁壶
  • 复刻曼生十八式紫砂壶:百纳壶、葫芦壶、井栏壶、石瓢提梁壶
  • 复刻曼生十八式紫砂壶:百纳壶、葫芦壶、井栏壶、石瓢提梁壶
  • 复刻曼生十八式紫砂壶:百纳壶、葫芦壶、井栏壶、石瓢提梁壶
1/5
领取

复刻曼生十八式紫砂壶:百纳壶、葫芦壶、井栏壶、石瓢提梁壶

蔡军昌老师复刻曼生壶,家藏原矿老泥,国工手作刻绘,意境清峭

18点前下单,预计--送达--
配送:顺丰快递 ,全场满60元包邮
用户评价(-)
查看更多
好评率 -|近期销量 20
商品参数
  • 品名

    复刻曼生十八式 当代紫砂名家亲制

  • 作者

    蔡军昌

  • 产地

    江苏省宜兴市

  • 泥料

    宜兴黄龙山原矿黄金段泥/红清水泥

  • 容量

    230cc-270cc

  • 厂商指导价

    1480~6280元

商品详情

231012 紫砂壶0807.jpg

泡茶用什么茶器,各人有各的喜好。

但爱茶之人,始终绕不开一把紫砂壶。

早在明朝《长物志》中就有记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的矿物微粒,特有的双气孔结构,能保证茶味的纯正、茶香的持久。

231012 紫砂壶0782.jpg

宜兴紫砂壶,兴起在明清之际,正值文人饮茶鼎盛之时。

若细数历代的紫砂大家,陈曼生可谓前无古人,对后世影响颇深,被誉为“万壶之宗”。

231012 紫砂壶0776.jpg

其留下的“曼生十八式”,更是开启了紫砂壶的文人时代。

所谓的文人紫砂壶,是指在初代紫砂壶的基础上,不仅保留了实用性,更以壶为载体,像诗、书、画一样自由地表达情感。

曼生公像.jpg

数十位当代紫砂名匠题名的《曼生公像》画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氏),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陈曼生善制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

231012 紫砂壶0893.jpg

他曾任溧阳(今江苏省內)知县、江南海防同知。为官清廉,作风干练,为济世安民的良臣能吏,但仕途坎坷,怀才不遇。

他将生活的孤寂与苦闷都寄情于创作,释放自己的才情与感悟,表现出过人的禀赋和深厚造诣。

曼生十八式JPG.jpg

曼生十八式紫砂壶

陈曼生才华横溢,诗词书画都很精绝。

任职溧阳知县时,陈曼生结识了临县宜兴的紫砂匠人杨彭年,一见如故。

偶得灵感,就由陈曼生绘制其形,交由杨彭年兄妹制作壶身,最后由陈曼生完成铭文的篆刻,其间作品之多,被后世称为“曼生十八式”。

231012 紫砂壶0827.jpg

如雷贯耳的“曼生十八式”由此而生,让中国紫砂文化大放异彩。

他将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相结合,相得益彰,创作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相结合的先河。

东正顾景舟石瓢.jpg

顾景舟 民国复刻石瓢壶

在2015年北京东正春季拍卖会上,由顾景舟复刻的曼生壶,以2800多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231012 紫砂壶0851.jpg

曼生十八式对后世的影响极深,有“万壶之宗”的美誉。

顾景舟、汪寅仙、吕尧臣等紫砂界泰斗皆钟情于它,在“曼生十八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就形成了各种奇思妙想的演变。

231012 紫砂壶0816.jpg

曼生十八式将诗文雅趣、田园风情融入壶中,契合了中国文人雅士追求幽野之趣的理念,备受文人宠爱。

当时的达官贵人,不惜重金求购,都以能有一把曼生壶为荣,可谓“千金易得,一壶难求”。

数百年流传至今,存世的曼生壶寥寥无几,一部分更是被博物馆永久珍藏,鲜少露面。偶尔几把在拍卖会现身,其价格也是高不可攀。

231012 紫砂壶0903.jpg

将文人雅趣融入其中的曼生壶,壶形是它的“骨”,而壶身的铭文篆刻则是它的“魂”。

因此,要想再现一把曼生壶的“品格”,不仅要求匠人对壶型的塑造水平,更是考验手工刻绘的功底。

想要找到一把高品质,且还原度高的曼生壶太难了,更不用说再现其“文人紫砂壶”的风骨。 

231012 紫砂壶0751.jpg

现在,我们有幸邀请到当代紫砂名家蔡军昌老师,再现曼生十八式中的经典之作:百纳壶、葫芦壶、井栏壶和石瓢提梁壶,皆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四把壶均采用黄龙山稀有泥料制作,器型上风格迥异,皆取材于自然,可谓师承万物,不落于俗套。

本次共有5种规格

曼生百纳壶

曼生葫芦壶

曼生井栏壶

曼生石瓢提梁壶

曼生十八式之四款经典壶品

IMG_2414.jpg

此次复刻由蔡老师全程投入,以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真迹为参照,确保复刻品的较高水准。

IMG_2236.JPG

蔡军昌,字金砂,工艺美术师,中年陶艺家。国家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师承当代紫砂名家李昌鸿大师。

其师李昌鸿老先生,更是宜兴紫砂界响当当的人物,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师从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

徐秀棠(左)、顾景舟(中)、李昌鸿(右).jpg

顾景舟(中)、李昌鸿(右)

自1990年蔡军昌进入紫砂工艺厂学习全手工紫砂制壶始,再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就被曼生壶独特的韵味所吸引。

IMG_2354.jpg

此后,蔡军昌开始大量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复刻出十余把曼生壶,成为了宜兴最早一批制作推广曼生壶的匠人。

从艺三十余载,蔡军昌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研究曼生壶,在此期间还受到了许四海等多位名家的指点,所制曼生壶具有线条流畅,刻划细腻,古朴典雅等特点。

IMG_2360.JPG

2021年末,我们团队到宜兴寻访复刻曼生十八式的人选,多位名家皆推荐隐居于尹家村的蔡军昌老师,由此得以结缘。

作为“曼生壶专业户”的蔡军昌老师,尤为精通紫砂壶的篆刻技艺,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

231012 紫砂壶0709.jpg

随着精品紫砂壶成为了各路藏家追捧的对象,其市场价格也一路上涨。

讲泥料、论资历、谈职称,随便一把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基本不下千元,名家名壶的价格更是成倍飙升,一壶难求。

231012 紫砂壶0796.jpg

而我们有幸邀请到蔡老师进行高度复刻,四把壶皆为限量众筹,泥料皆为早年间低价私藏,所以到手价低于市场,性价比超高。

而且每件作品的证书都有编号,限定了总体发行数量,便于珍藏、溯源。


 1 

 百纳壶

原版百纳壶JPG.jpg

原版曼生百衲壶

2017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曾由龚心钊珍藏的曼生百纳壶,最终以1449万元的高价落锤。

231012 紫砂壶0851.jpg

百衲,指出家人用信众捐助或施与的多片碎布,补缀而成的僧衣。

“衲”和“纳”相通,有“海纳百川”之意。

231012 紫砂壶0882.jpg

相传,一次在前往山中古寺礼佛的途中,众人在树下小憩,远远望见一个僧人,身披百衲衣,阳光下金光闪闪。

曼生刚想上前与僧人交谈,转眼间僧人却不见了踪影。礼佛归来,曼生思来想去,越觉得奇妙,遂设计、制作了百衲壶。

231012 紫砂壶0796.jpg

曼生在壶身题铭:“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

意为:切勿以貌取人,为人治学应该像百衲衣一样,须虚怀广纳,不因人废言,言之有物,汲之不穷,才能提升自己的学识与胸襟。

百纳壶型简洁精炼,壶体呈上宽下敛的圆柱状,丰腴圆润,浑圆雅致,线条流畅。

231012 紫砂壶0854.jpg

胎身宝光煜煜,错落披饰黄、褐深浅色泥,斑驳如百衲僧衣。

嵌盖压合口沿,自然隆起,壶盖上点缀乳钉钮,恰到好处突显了整体气韵。

倒水3.gif

壶嘴直流,短促有力,断水利落。

231012 紫砂壶0858.jpg

壶把委婉呼应,端握舒适趁手。

泥料:原矿黄金段泥

容量:约270cc

壶底方印:阿曼陀室

壶盖圆印:军昌


 2 

 葫芦壶 

原版葫芦壶.jpg

原版曼生葫芦壶

葫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吉祥物,谐音“福禄”,有吉祥美满之寓。

而由陈曼生创作的葫芦壶,更多了一份不受拘束的“文人雅趣”,极为洒脱自然。

231012 紫砂壶0846.jpg

相传,曼生出生时已家道中落,自幼用功刻苦,几经辗转波折终得以入仕为官,却不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一日,清贫的外甥从远方来访,以一担青葫芦为礼。曼生不觉礼薄,热情款待。

外甥临走道别:“区区葫芦不足为礼,送福送禄与您,恭贺亲舅福禄双全。”曼生闻言甚是欣慰。

捧起青葫芦置于案头写生,细细端看越觉有趣,又重置笔墨,依葫芦之形而绘。

231012 紫砂壶0900.jpg

这款复刻曼生葫芦壶,壶身似葫芦略扁,线条浑圆流畅,淳厚古朴,憨态可掬。

231012 紫砂壶0839.jpg

特别之处在于壶钮置一小环,拨动生响,横生妙趣。

231012 紫砂壶0837.jpg

壶嘴短直而微微上翘,别致新颖,出水柔顺又不乏劲势。

231012 紫砂壶0840.jpg

壶把作半圆状,随形弯曲,似葫芦藤蔓,生动、自然。

231012 紫砂壶0836.jpg

壶身刻有铭文:“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

惠施、张苍都是历史上葫芦趣谈的雅士,更是福禄长寿之人,不问江湖之拘束,极为潇洒。

泥料:原矿红清水泥

容量:约230cc

壶底方印:阿曼陀室

壶盖圆印:军昌


 3 

 井栏壶 

原版井栏壶.jpg

原版曼生井栏壶

“井栏壶”,作为曼生十八式最为经典的器型之一,传世后形成了多种演变。

井栏壶,是以溧阳唐代零陵寺中石井栏为原型,设计成壶的。

壶身有篆刻文字:“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

直译的意思朴实得让人惊讶:这壶像水井,但不是很深;像可以提的壶,但又不是很小。用来喝茶是可以,长长久久。

231012 紫砂壶0827.jpg

井栏壶造型新颖,浑然一体,体现了自然淳朴、师承万物的儒家审美格调。

同时寓意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因此常被当做文房雅玩。

井栏壶一直以来就颇受收藏家追捧,当代名家“复刻品”也价值连城。

东正2015春拍.jpg

以顾景舟、亚明制井栏壶为例:2015年北京东正春拍,当代复刻的井栏壶的成交价高达1782.5万元人民币。

231012 紫砂壶0903.jpg

井栏壶造型洗练,体态端庄,周身皆由弧线构成,线条圆融有力。

腹部略带有弧形,虽圆似方,沉稳而不凝滞。

231012 紫砂壶0830.jpg

壶盖采用嵌盖,微微鼓起,盖钮为弯拱桥式设计。

倒水1.gif

壶流短曲上翘,精巧胥出,出水流畅爽利。

231012 紫砂壶0834.jpg

执把作半圆形,与壶嘴呼应,构成悠扬气势。

底圈大于壶肩,丰挺饱满。

泥料:原矿红清水泥

容量:约260cc

壶底方印:阿曼陀室

壶盖圆印:军昌


 4 

 石瓢提梁壶 

原版石瓢提梁壶.jpg

原版曼生石瓢提梁壶,图片来源网络

曼生十八式对后世影响极深,有“万壶之宗”的美誉。若论起十八式“之最”,当属曼生石瓢壶。

后世制壶名家竞相摹制,再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据不完全统计,其演化出的形态就达到40余种。

石瓢壶型演变.jpg

从清到当代的经典石瓢壶型演变

其中最经典的三款石瓢壶为——子冶石瓢壶、景舟石瓢壶、汉棠石瓢壶,分别出自清代制壶名家瞿子冶、当代制壶大师顾景舟、徐汉棠之手。

曼生石瓢提梁壶.jpg

在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上,著名藏家唐云八壶精舍的旧藏曼生石瓢提梁壶,以368万元的高价成交。

231012 紫砂壶0782.jpg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一日兴起,曼生翻读《桐君灵》研究茶汤药效。恰有好友钱菽美到访,以新制的石瓢壶泡茶款待。

好友随口说到:石瓢是曼公最为钟爱的壶型,何不置提梁于此壶,以观其效?

曼生心动,并致谢好友曰:一语惊醒梦中人,吾又得一新壶矣!

便依石瓢壶绘之,去壶柄而设提梁,几易其稿,得曼生石瓢提梁壶。

231012 紫砂壶0785.jpg

为壶题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

白石是绿茶,因而能泛出绿云,一壶细酌时邀请的桐君,是我国最早的药学家。在山明水秀的富春江畔,有一座桐君山,桐君结庐在此,悬壶济世,被尊为“药神”。

由此可见,此铭文表达的是曼生饮茶时被治愈的身心。

231012 紫砂壶0893.jpg

壶身呈“金字塔”石瓢形,上窄下宽,壶腹饱满丰润,壶底有三足支撑,重心下垂给人以沉稳之感。

231012 紫砂壶0819.jpg

提梁较粗,作半圆形,造型很是别致,线条优美流畅。

231012 紫砂壶0818.jpg

口盖吻合严密,盖上桥钮是常见的拱桥状,便于拿捏。

231012 紫砂壶0816.jpg

壶嘴短而有力,为直筒形,出水更加有力量,顺畅通透。

蔡军昌老师工艺精雕细琢,观此壶仿若真的回归山林,一股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整体造型别致独特,堪称佳品。

倒水2.gif

端起茶杯,让人仿佛也进入了一瓢细酌邀桐君的境界。石瓢提梁壶,也是本次四款经典器物中最有韵味的,可谓雅俗共赏。

泥料:原矿黄金段泥

容量:约260cc

壶底方印:阿曼陀室

壶盖圆印:军昌


稀缺黄龙山原料 家藏老泥 

黄龙山矿区JPG.jpg

黄龙山是宜兴出产优质紫砂矿的中心,紫砂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好料难求。

民间流传的“富贵土”、“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说的就是黄龙山的紫砂矿。

由于对矿产的保护,从2010年开始,宜兴主导对黄龙山进行有保护性有计划性的开采工作。

231012 紫砂壶0709.jpg

这就意味着每年所得的原矿紫砂泥料非常稀少,而此次复刻的曼生壶皆采用黄龙山原矿紫砂泥料制作而成,足以得见其珍贵性。

且泥料均为早年间蔡老师以较低的价格囤积,这也是本次众筹性价比很高的原因之一。

231012 紫砂壶0819.jpg

本次众筹的百纳壶、石瓢提梁壶,采用黄金段泥为原料制作,黄金段泥是段泥矿经风化的一层,其色泽分明,透气性佳,是段泥中的佳品。

《阳羡茗砂土》中曾有明确记载,“黄金段泥是段泥壶中质地最纯,色泽最接近黄金原色的一款泥料,是本山段泥中最为优质的精品泥料”。

231012 紫砂壶0893.jpg

触之手感绵密温润,油性足,黄中带金,色泽温润,有明显的天然光泽。

黄金段泥做的壶容易养护,透气性强,泡茶不多时日,即可以养出明显的温润包浆,有玉石的质感,鲜活滋润,朴厚韵味足。

231012 紫砂壶0813.jpg

而葫芦壶、井栏壶,采用红清水泥为原料制作,红清水泥是清水泥中的珍品,非常稀少珍贵。

泥色醇和文雅,文人气息浓厚,是明初陶手最喜欢使用的泥料之一。

成壶使用日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掌握简单,可轻松冲茗,泡养愈加红润朴拙,古穆端庄。

曼生四期绒布盒.jpg

此次的四款紫砂壶,皆采用素绒布面礼盒包装,摸起来的质地细腻光滑,搭配传统的木骨针插扣,古色古香,送人自用都非常合适。

231012 紫砂壶0872.jpg

每款紫砂壶还配上了古风古韵的锦袋,不仅颜值高,也方便将爱壶轻松收纳。

曼生四期底款.jpg

四把壶皆以“阿曼陀室”为底部方印,高度复刻原版。

阿曼陀室是曼生的书斋名,原意为众神汇聚的地方,有仙风道骨之意,比喻陈曼生汇集当时的名人名士于此。

曼声四期证书1.jpg

曼生四期证书2.jpg

礼盒内附有每一把壶相应的证书信封,打开信封,证书上不仅可见作品和名家的简介,同时也标识出限定的总发行量、当前作品编号,并有蔡军昌老师的签名、印章,珍藏价值高。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
加入购物车
买单
猜你喜欢
  • 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

    0000000000
  • 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未知

    0000000000
数据加载中,请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