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
2023年头春曼松龙珠
云南茶科所联合出品,严选王子山头春古树料,似蜜水甘甜的昔日贡茶,越陈越香
收藏
- 品名
2023年头春曼松龙珠
- 年份
2023年
- 产地
云南西双版纳
- 配料
曼松王子山头春古树茶青
- 净含量
80g/盒装、320g/收藏装
- 保质期
条件适宜可长期保存,越陈越香
- 原料产地
云南西双版纳曼松
- 储藏方式
避光、防潮、防异味
- 冲泡建议
95-100℃水冲泡
- 投茶量
1颗
- 厂商指导价
268~1950元
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同时,其魅力也在于“一山一味”,茶树生长在不同山头间,形成了丰富各异的香气滋味。
若要论起普洱江湖中的“头号山头”,一定绕不开底蕴深厚的皇家贡茶——曼松。
曼松茶,如饮蜂蜜水一般甜润,口感柔和细腻,十分具有辨识度。
特别是早春头采的曼松普洱茶,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蕴育,内质物质尤为丰富,因此滋味更鲜甜绵密,醇厚饱满。
即便是当年采制的新茶,也不苦不涩,非常适合立即品饮。
如此清雅的风味特征,显然很符合古人朴素的饮茶审美。
早在几百年前,曼松就被指定为明清两代的贡茶,这在普洱茶中是绝无仅有的待遇。
曼松,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隶属于“古六大茶山”的倚邦茶山。
明朝成化年间,贡茶采办官选遍各大茶山之茶,发现曼松茶的口感最佳,冲泡后如蜜水般甘甜,于是进献到京城,随即被钦定为明代皇室御用贡茶。
1887年法国海军军官 路易·德拉波特
以纯写实手法记录的普洱府城
到了清代,《普洱府志》中就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雍正十三年,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定倚邦山曼松所产之茶为贡茶,年解贡茶百担。”
故宫博物院藏 普洱金瓜贡茶
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金瓜贡茶”,正是光绪年间进贡的曼松茶。
末代皇帝溥仪记忆中的“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想必喝的就是曼松普洱茶。
2017年匡时国际秋季拍卖会上,7片来自曼松的陈年普洱茶以450万人民币的高价成交,令众多藏家趋之若鹜。
这么一款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好茶,也曾经历衰败,甚至一度濒临消亡。
由于清政府的税役繁重,曼松的茶民不堪重负,开始大规模地砍伐、烧毁古茶树,很多家族就此逃难,再也没有回到这里...
近万亩的曼松古茶园里,仅剩300余棵古茶树,零星散落在原始深林之中,其余都是后栽种的小茶树。
正宗曼生古树茶的稀缺程度,就如同狮峰山下的“御前十八棵”龙井,武夷岩壁上的六株大红袍母树一般。
目前,曼松山上的古茶树都受到了严格的保护,并且棵棵有编号,以免因过度采摘再遭罹患。
这些古树的茶产量极为稀少,平均单棵春茶产量仅为0.6公斤左右,每年至多产出100公斤左右的毛茶。
有句话说得好:“曼松无好坏,只分真与假”。
普洱茶的市场本就鱼龙混杂,曼松作为普洱中的头号山头茶,更是难逃商家滥竽充数的手段。
想要品味一口正宗的曼松茶,最省心省力的办法就是认准“官方出品”。
本次为大家呈现的2023年曼松龙珠茶,正是由“淘茶集”品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出品。
严格选用曼松王子山的头春古树茶青,即时品饮犹如蜜水般甘甜,长期收藏还可收获“越陈越香”的惊喜。
共有2款规格可选:
2023年曼松龙珠茶 80g品鉴装
2023年曼松龙珠茶 320g收藏装
其中的收藏装,在2023年度的总发行量为550份。
每箱曼松茶都带有收藏证书、序列号,便于溯源认证,确保每一颗都是货真价实的曼松茶。
并且采用专业的防潮木箱包装,可通过湿度计观测状态,便于长期收藏存放,为日后的转化加持加分。
另外,也为大家准备了尝鲜装,每盒80g的分量,喝对味再收藏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这款曼松茶的内里是龙珠形态,单颗为8g,一颗一泡。
揭开外包装,珠形干茶精致小巧,茶叶条索劲健茁壮,外覆白毫,油亮光润。
注水入茶,等待茶叶慢慢舒展,其间便有馥郁的蜂蜜香溢出,纯净幽雅。
茶汤杏黄澄澈,干净清透。
轻啜一口,汤感柔和细腻,感受到蜜水般的甘甜,几乎无苦涩感,蜜韵中隐有幽幽的清凉感,舌底生津绵绵。
最特别的是,高雅的幽兰花香贯穿始终,有种步入森林秘境的感受。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经过多年转化的曼松老茶,汤感更为醇厚绵柔,香气愈发沉稳。
因此,这款曼松龙珠茶值得长期保存,适合边喝边存,静待时间赋予的变化。
实业救国 肩负使命
云南省茶科所,始建于1938年,是云南省唯一从事茶叶综合研究的省级科研单位,全称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省茶叶试验场 旧址
它的前身,是云南省企业局茶叶试验场,由云南当地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白孟愚先生筹建于1938年4月,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初期。
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用牛车从缅甸拉回英国产的揉茶机、烘茶机、发电机等设备,并运用了从日本学习的茶叶栽培加工技术,云南第一座现代化茶厂宣告投产。
从云南省档案馆的史料记载看,茶场投产的时间比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早一年。
其机制的红茶率先投放到东南亚各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为国家争取了大量外汇物资。
1979年,正式更名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部分专利证书和荣誉证书
八十余年发展以来,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研发任务,先后完成300多项普洱茶科研项目,共获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60余项....
如今,茶科所拥有1200余亩的“云抗10号”、“云抗14号”以及“紫娟茶”等国家级、省级良种有机茶园。
目前已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保存茶树资源最多的国家大叶茶种质资圃。
这款曼松龙珠茶的选料、加工、监测等核心环节,均由云南茶科所及下属单位完成,确保用料真实考究,让大家喝到一口正宗的曼松贡茶滋味。
环境得天独厚 造就甜稠
曼松古茶园,隐匿于海拔高达1375米的大山深处,北纬21°黄金产茶带。
古茶树主要分布于三个山头:王子山、背阴山,还有一处靠近曼腊傣族寨子茶园。其中的王子山是曼松茶更为核心的产区。
之所以叫王子山,是因为在曼松老寨的山上,有一座王子坟,相传,流落西南的南明永历帝之子就葬埋于此。
王子山的曼松古茶园
这里是一片被保护得极好的原始山林,山峦林涧,树林繁密,郁郁青青,仿佛从未被世人打搅的秘境。
境内朝有雾锁,暮有云遮,雨水充沛,茶树获得充足且柔和的漫射光照,生长的格外畅快,茶叶中积蓄了一个山谷的幽韵香气。
曼松独特的紫红色土质
王子山的土壤非常特殊,是山上的杂石经过长年累月风化后,形成特有的紫红色沙砾土壤。
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关于这种优质土壤的描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烁壤,下者生黄土。”
这种土壤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得曼松茶的内质格外丰富,呈现出“蜜糖甜”的鲜明特征。
但王子山的土壤有着“遇水成泥,遇风成石”的特性,使得茶树生长的尤为缓慢,因此曼松茶的每年产量也是较为稀少。
为了争取到充足的养分,茶树必须深扎根系,形成“直立向上生长”的常态。
棵棵古树直插云霄,遒劲的枝干凹凸有致,叶盖如伞。
曼松鲜甜的滋味,也得益于其典型的中小叶种茶。
中小叶种的类脂物质较高,多酚类物质较低,使得它的香气更加丰富内敛,质厚味美,特有一份清雅甘甜。
也正因为如此,茶叶的内含物质密度很高,铸就了曼松茶与生俱来的“甜稠”基因。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