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
藏品级梅江陈皮,非遗大师监制,柑香曼妙
一线产区珍稀良种,非遗大师监制,柑香曼妙,清新解腻,越陈越香的老广味道
收藏
- 品名
藏品级梅江陈皮
- 年份
2003年、2008年、2013年、2017年
- 产地
广东省新会梅江村
- 配料
圈枝柑
- 净含量
50g/罐装、130g/收藏装
- 保质期
条件适宜可长期保存,越陈越香
- 原料产地
广东省新会梅江村
- 储藏方式
避光、防潮、防异味
- 冲泡建议
95-100℃水冲泡
- 投茶量
5-7g
- 厂商指导价
218~1930元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陈皮,也被称作是“可以喝的古董”,越陈越香,越老越金贵。
闲暇之时,泡上一壶柑香四溢的陈皮,清新解腻,顿时神清气爽,回味无穷。
陈皮自古就是个宝,备受国人喜爱。
陈皮,拥有9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广东三宝之首”。
早在宋元时期,陈皮就是南北贸易的重要物资,甚至远销南洋、美洲等地区。
到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日下以广中采者为胜”,“广中”就是现在的广东新会。
后作为清代朝廷的贡品,更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之美誉。
6年(左)、10年(右)陈皮茶色对比
陈皮,并不是普通的橘子皮。
而是指广东新会的特定品种柑皮,并且至少陈放3年以上,年份越高越是珍贵美妙。
随着时间沉淀,陈皮的内质转化积累,在高扬的柑果香之上,逐渐转化出“甘、醇、香、陈”。
2020年香港保利秋拍现场
老陈皮的拍卖价格也是屡创新高:
2018年,211克48年陈新会陈皮拍出13.8万,约32万元一斤。
2019年,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一款重166.9克,存放57年的新会陈皮,以50万元成交,相当于1斤150万元。
2020年香港保利秋拍,2罐50年代新会陈皮以35.4万元港币成交,折合人民币30.2万元……
必须是正宗的新会陈皮,才值得长期收藏。品种优良、陈化良好、工艺到位,缺一不可。
但是,购买过陈皮的朋友都知道,陈皮市场的“水很深”。
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乱象横生:化学染色、以新充老、用外地皮滥竽充数……购买时可得擦亮眼睛。
2021年,新会陈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我们邀请到国家陈皮鉴定师、非遗传承人何根旺老师,带来品质过硬的正宗新会陈皮。
优势有三:来自核心产区“梅江”庄园、母树繁育的优良品种、严格的传统工艺。
并且,每箱陈皮还带有收藏编号,便于溯源认证,确保每一片都是大自然孕育、货真价实的健康陈皮。
本次带来的四款老陈皮,均是甄选新会核心产区“梅江”的圈枝柑原料制成,采用了传统的“三刀三瓣”式开皮法。
新会陈皮中含有黄酮类物质、挥发油和陈皮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
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这些活性物质会发生动态变化,不同年份的新会陈皮表现出不同的外观特征,也有不一样的食用、收藏、药用价值。
经年陈化的圈枝陈皮风味绝佳,完全采用传统的非遗技艺更是稀少难得。
按照陈化时间的不同,分别有6年、10年、15年、20年规格可选,品藏皆宜。
为了一睹道地之名,海内外很多藏家甚至不惜路途遥远,都要亲自到广东新会一趟。
如果没有当地的资深“带路人”,照样会花高价买到“赝品”。
何老师作为陈皮博物馆馆长、国家陈皮鉴定师,同时担任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副会长,对于陈皮的鉴别、种植、制作、仓储等环节,自然有自己的独到心得。
陈皮博物馆珍藏
光绪年间陈皮(左)、民国百年陈皮(右)
工艺到位、能够储存二三十年的陈皮,已是非常稀少。
至今在何老师的陈皮博物馆中,还存有少许百年陈皮。年份最长的一块,可追溯至清代光绪年间,足有138年的历史,仍散发着幽幽药香。
在2020年陈皮慈善拍卖会上,其中1份100g、有着55年历史的新会陈皮经过激烈竞拍,以40万元成交,折算1斤200万元!
对比当年黄金的平均价格386.5元/克,这款陈皮的拍卖价竟是黄金的十倍有余,“一两陈皮一两金”的说法都显得十分保守。
这份陈皮正是来自何根旺协会的义捐,截止目前,仍占据着国内陈皮的“单斤”最高拍卖价记录。
6年“核心庄园”梅江陈皮
这款2017年的陈皮来自核心一线产区“梅江庄园”,保留着传统的三瓣相连状,至今已有6年陈期。
采用专利级环保罐包装,密封性较好,既能防止受潮,又为陈皮提供良好的转化条件。
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号:ZL202121909969.2
罐身由食品级铝箔纸、可再生牛皮纸制作而成,防水控湿,也非常环保。
其中食品级注胶圈、纯铝易撕膜的设计,格外密封,可长期锁住柑香。
经过了六年陈化的梅江陈皮,外皮呈浅棕色,细纹凹凸明显,略微泛黄,油室均匀密集,阳光下呈现油润鲜亮的光泽。
皮身开始有一些硬度,低空轻轻掉落,有清脆之声但不会断裂。
内瓣自然泛黄带白,有轻微的脱落现象。
形状渐渐趋于稳定,有着淡淡的草本香,与温和清新的陈香味,韵味独成一派。
泡出的茶汤金黄透亮,香气清幽,柑香味药草味渐显,略带果香。
滋味甜润顺滑,口感愈发甘醇细腻,留香回甘。
10年、15年、20年珍藏级梅江陈皮
陈皮的收藏价值近些年才逐渐被发掘,陈化时间达到8年以上的正宗梅江陈皮,已是比较少见的珍品。
本次推荐的三款珍藏级的老陈皮,分别制作于2013年、2008年、2003年。
三个年份都采用桐木盒包装,表面有清晰的原木纹理,采用复古绑带设计,整体大气典雅。
内里是玻璃罐装,相思木盖的设计,密封性较强,双重保障防潮、防霉,同时还能隔绝空气中其他物质的气味,便于长期储存。
相比常见的布袋、铁罐,透明罐身更为一目了然,可随时观察陈皮的转化。
形状为规则的三瓣相连状,完整无缺,片张反卷。
外皮渐呈红黑色,表皮可见排列整齐、凹凸不平的油室,有明显的猪鬃纹路,片状有光泽。
内囊自然风化剥落,稍有棕黄色留存,纹理浮松清晰。
开盖便能闻到自然清香,鼻尖轻嗅,还带有岁月沉淀的悠远陈香。
茶汤红橙剔透,色如琥珀,陈香浓郁。
入口细腻丝滑,清润绵醇。
一瓣便可以泡一天,每一泡都能体会到不同的醇香。
每箱陈皮还带有收藏编号,便于溯源认证,一证一码。
附带收藏证书,其中包含对陈皮、匠人的介绍,收藏、赠礼都很适宜,心意尽在不言中。
新会梅江庄园 珍稀母树繁育品种
本次推荐的陈皮,都源自广东新会的“梅江庄园”,选用的是由原生老树繁育的圈枝柑。
梅江,是新会陈皮的一线核心产区,有“柑之乡”的美誉。
梅江陈皮的地位,相当于普洱茶中的老班章,龙井中的狮峰山。
三水通融
新会拥有“三山环抱”、“三水交汇”的独特地形,而梅江正好是三水的交汇处,为柑果树提供最为优越的生长环境。
涨潮时海水会淹没较为低洼的地方,咸淡水交融,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种出的柑果饱满油亮,果皮厚实,有浓郁的果木芳香,品质十分优秀。
一款工艺上乘,且年份较高的梅江陈皮尤为稀缺,值得长期收藏。
逐渐被城市吞噬的梅江果园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梅江部分果园被征收,原本的千亩梅江种植基地,如今只保留了不到百亩,导致正宗的梅江陈皮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可以说,十年的普洱茶常有,但十年的梅江陈皮却不多见。
一片即将消失的庄园所产的优质陈皮,只会越来越少,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对黄龙病防治进行调研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果树大面积遭遇“黄龙病”,大片的柑林几乎全军覆没,仅仅保留了很小一部分的原生果树。
大部分重新栽种的果树,也是柠檬树进行嫁接,以获得提高存活率,但是这样产出的陈皮稍逊一筹,带有柠檬的酸味和刺激性的辛辣。
何老师认为,得到值得长期收藏的新会陈皮,就必须在种植、选育的环节开始把关。
为使得道地的新会陈皮能够延续,何老师在母树上挑选了生长旺盛、挂果率高的优秀枝条,进行圈枝移植:
围绕树枝切皮,用袋子包上泥巴、禾草等促根介质,待生根后移植土壤。
这种方式移植生长的树结出来的果就是圈枝柑,具有原生母树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柑香浓郁。
保留了正宗新会陈皮特有的陈香、醇厚滋味,浓郁香甜,柠檬烯、挥发油含量高,风味迷人。
繁育的过程需要小心翼翼,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也较弱,日常的产量较低。
通过母树培育的果实虽好,但个头小巧,果皮较薄,油包密集饱满,制成的陈皮量少而精,可谓一片难求。
古法制作 品藏岁月之味
新会陈皮在制作上的要求标准尤为严格,对技艺的要求也非常高。
何老师遵循着传统制作技艺,从采摘、制作到晒制各个工序都保留了古法手工的精髓。
采果选果:
优质的柑果是保障陈皮品质的基础。在采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破损果不采、阴雨天不采”的原则,保证柑果丰富的营养物质。
柑果的皮质越好,营养就越丰富,制作出来的陈皮品质更佳。
切皮:
采摘后,用传统手艺“正三刀”、“正二刀”切皮,只取皮不留柑。
为了保证柑皮的完整性,必须坚持传统的人工开皮,减少果皮损伤,使得晒制后的陈皮反卷度更大。
把刚剥出来的老树皮对着太阳光照射,看到油孢特别密集并且饱满,可以想见其中所含营养物质有多么丰富。
翻皮:
将开皮之后的柑皮统一放在簸箕上,置于当风、当阳处,待其充分的自然失水,质地变软后进行翻皮,使橘白向外内囊向上。
晒皮:
选择晴朗、干燥天气,将翻皮之后基本成型的柑皮置于自然阳光底下晒制,进一步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经过阳光的洗礼与加持,新会陈皮受虫蛀、发霉的情况就越少,同时也不会破坏陈皮的活性成分,有利于其后期的陈化。
晒皮的工序往往每隔一两年都需要进行,随着水分的进一步散失,最直接的变化是重量缩水5-12%,品质越发优异。
储存陈化:
用透气性好,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放置于自然通风、干燥的地方,需要离地、离墙、离顶存放,严格控制仓储环境的温湿度与空气质量。
要实现从柑皮到陈皮的完美蜕变,需要三年以上的岁月沉淀,从每一个加工步骤入手。
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还要定期对陈皮进行扫瓤,翻晒等后期护理工作,整个制作过程都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管理,真正能留下高年份的新会陈皮其实并不多。
年份越久,就意味着其越稀少,价格也就越贵了。
本次带来的陈皮,每一片,每一瓣,皆传承古法制作规律,足年的陈化,不仅风味纯正天然,而且色香味俱全,保留新会陈皮的道地口味。
如何辨别老陈皮?
观外形
正宗新会陈皮是长时间自然生晒,外表颜色不会过于统一,而是有自然渐变的过渡,内囊颜色则比较均匀。
外形干净鲜明,纹理清楚,有光泽。
年份短的陈皮内表面呈雪白色或黄白色,有轻微脱落。
年份高的陈皮内囊风化自然脱落,外表面猪鬃纹明显,呈棕褐色甚至黑色。
人工染色的陈皮颜色不一,内囊光滑无脱落感,皱纹不匀。
闻香气
新会陈皮含有的挥发油种类丰富,香气独特且不单一,越陈越香。
年份较短的陈皮,果糖含量较高,闻起来有清新活跃的柑橘香味。
年份高的陈皮香味渐陈,并愈加浓郁。用指甲刮刮外皮细闻,仍有淡淡天然橘香。
人工染色的陈皮香气微弱、单一,随年份增加气味没有变化。
摸质地
年份短的陈皮,仍含有大量果糖和水分,片张较厚,易受潮变软,不易掰断。
年份越高的陈皮,水分及糖分含量较少,手感轻,皮身硬而脆,易掰断。
人工染色的陈皮质地较硬,容易折断或碎裂。
煮茶饮
优质的新会陈皮内含丰富果胶,具有一定的黏稠度和稳定性,煮饮后汤水缓慢变色,久煮不烂,耐泡。
人工染色的陈皮,开水一泡就变深黄色,易煮烂。
品味道
年份短的陈皮茶色浅黄,通透自然,入口清香甘甜,稍带果酸香味。
年份较高的陈皮茶色越深,呈棕黄色,香气复杂多变,顺滑醇香。
人工染色的陈皮味道是单一的,或苦或酸或涩,或是刺鼻的化学味道、香料味等。
陈皮的饮用方法
陈皮的用途相当广泛,正所谓“入膳可调百味,入方可调百药,入茶可增百香”。
1.泡茶法
取5g陈皮,放入茶壶或盖碗中,注入沸水,30秒左右茶汤,七八道后也可继续煮饮。
2.煮茶法
取5g陈皮洗净,放入煮茶器中,注入冷水煮沸3-5分钟。温饮、凉饮随意。
3.焖泡法
取一小瓣陈皮简单冲洗后,放入保温杯或焖泡壶中,注入沸水,静待十分钟以上即可饮用。
4.配茶法
可将陈皮搭配其他茶类饮用,普洱茶、老白茶、黑茶、红茶都是很好的选择,无论是冲泡、焖泡或者煮饮,一壶都可喝一整天。
5.搭配煮饮
可与滋补养生的食物,如枸杞子、大枣、干桂圆、水果干、各种各样花草茶等食物,配搭饮用。
6.其他饮用方法
陈皮是辛香之物,能够与多种食物搭配,作为熬粥、煲汤、入菜、制酒等调味饮用。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