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
中国台湾五大名茶,老茶厂联合出品,宝岛茶香,一次喝懂
08年冻顶乌龙、东方美人、奶香金萱……5大台湾乌龙茶,款款经典
收藏
- 品名
中国台湾五大名茶
- 年份
2024年、2008年
- 产地
中国台湾
- 净含量
详见规格
- 原料产地
中国台湾
- 保质期
条件适宜可长期保存,越陈越香
- 储藏方式
避光、防潮、防异味
- 冲泡建议
95-100℃水冲泡
- 投茶量
5-7g
- 厂商指导价
185~2850元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作为茶叶的故乡,我国产茶之地繁多,其中宝岛台湾的乌龙茶凭借其丰富多变的茶香,于万千茗茶中独树一帜。
说起台湾乌龙茶,我们总会想到东方美人、冻顶乌龙、阿里山金萱…
它们如同“茶叶江湖”中最低调的门派,名声早已在外,却很少能见到“庐山真面目”。
宝岛台湾,位于我国东南部,其地形地貌尤为特殊。
从海平面拔升到3000多米的高山,加上亚热带四季分明的海岛型气候,松软肥沃的风化土壤,共同促成了台湾茶独特的韵味。
台湾茶作为中国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工艺发源于200多年前的福建。
从1624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荷西殖民者占据台湾38年之久。根据荷兰人撰写的《巴达维亚城日记》记载,当时的台湾中南部地方,只有少数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自饮。
1683年,清朝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歼灭明郑成功主力,一统台湾,大陆沿海居民陆续移居台湾,带去了种茶与制茶技术。
从此,台湾茶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Formosa Tea字样的包装和海报
因为品质优异,风味独特。
1869年,台湾乌龙茶以“Formosa Tea”之名出口美国而闻名于世,海外商人接踵而至,也开启了走向国际市场大放异彩的阶段。
到1893年,台湾茶输出量达到9800余吨。
此后百余年间的台湾岛风雨飘摇,先后经历日据、二战时期,台湾茶业仍缓慢发展,声誉日隆。
台湾省主要茶区及品种分布
为何在大陆市场,台湾茶相对稀缺小众呢?
相比大陆4588.72万亩的茶园面积,台湾省的茶园总面积约24万亩,茶叶产量较低,物以稀为贵。
同时,在小小的台湾岛内又划分为50多个小茶区,30多个茶树品种,哪怕是资深茶客也不免眼花缭乱。
想要一次喝懂,货真价实的“台湾味道”,更是不容易。
本次,为大家甄选“台湾五大名茶”,由“淘茶集”品牌、台湾省知名老厂联合出品,限量发售。
共有6款产品可选:
阿里山金萱茶80g
台湾文山包种80g
台湾冻顶乌龙80g
大禹岭高山茶80g
东方美人乌龙60g
2008年珍藏版冻顶乌龙老茶45g
不仅囊括“北文山、南冻顶”,世界最高海拔的大禹岭茶,远销欧洲的东方美人,更有奶香幽幽的后起之秀——金萱乌龙。
杯杯经典,一次喝懂。
这五款台湾名茶皆遵循传统的炭焙干燥,可以长期存放,越陈越香。
同时,还特意带来一款2008年的冻顶乌龙老茶,经过十余年自然转化,此时入手,既可品味到岁月积淀的宝岛风味。
同时附带收藏证书,有独立的珍藏序列号,上方可见茶品简介,用于赠礼心意也尽在不言中。
每一款茶都是精心挑选,漂洋过海而来,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因此,本次以限量众筹的形式,低于市场的价格,趁此机会入手,性价比非常高。
市面上的台湾茶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要么不是原产,要么工艺欠佳。
想要品味一口正宗的台湾茶,最省心省力的办法还得是认准“知名老厂”。
茶茂禾茶场,诞生于1993年,与台湾省历史最悠久的鱼池茶厂渊源颇深,在其倒闭歇业后,由其技术骨干重新组建。
对于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可谓驾轻就熟,获誉无数:
2011年起连续多年获得台湾省优质食品金奖
2015年获台湾地区旅行安心保障永久认证
2016年台北市文山交流赛特等奖
2018年南投县春季比赛茶头等奖
……
上世纪20年代,日本人为了满足其国内需求,建立鱼池茶厂。
种植的茶园面积广达794公顷,是当地最大的茶园,员工多达两三百名,24小时不间断作业。
日本投降后,“鱼池茶厂”改组收归于台湾省农林公司,其茶叶产量连续30余年居全省之冠。
上世纪末,红茶产业逐渐没落,茶农纷纷改种效益更高的槟榔,同时一些东南亚机械采摘的红茶大量倾销台湾,掠夺红茶市场。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鱼池茶厂最终倒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台湾省原产地证明、报关单及检测报告等
如今的茶茂禾茶场,已拥有1200多亩的原生态茶园,横跨台湾岛十余个产区,才能够将“台湾五大名茶”一次呈现。
茶场主要以外销出口为主,又地处海岛高山,虫害少,坚持不用化肥农药,产品皆通过台湾省检疫部门审核,且有欧盟SGS农残检测认证,可放心饮用。
后起之秀 阿里山金萱茶
在台湾乌龙茶中,有一种特色茶,叫“奶香金萱”,名字与味道都带有甜甜的少女感。
金萱茶,作为现代培育的新品种,在短短三十年间,竟以独特的奶香占据中国台湾茶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金萱茶原名是“台茶12号”,别名27仔(闽南语),1981年诞生于台湾省茶叶改良场,以硬枝红心与台农8号杂交育种。
吴振铎(右)与其师张天福(左)
摄于1988年回大陆溯源期间
金萱是“台湾茶叶之父”吴振铎(福建福安人)亲手培育的,为表达对故乡的感恩与思念,便以其祖母的闺名命名。
吴振铎先生,曾经是“茶叶泰斗”张天福的学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为两岸茶业的发展与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振铎(左)在台湾省指导茶叶种植
他毕生致力于茶树育种、茶园机械、茶叶制法及评鉴之研究,先后育成17个优良茶树新品种,“台茶12号”金萱更被尊为“台茶之宝”。
本次带来的这款奶香金萱茶,来源于海拔1600米的阿里山茶区。
阿里山地处“茶叶黄金分割线”附近的嘉义县境内,是玉山山脉的一部分,最高海拔超过两千米。
但在如此巍峨之地,却有一条神奇的登山铁路——世界三大高山铁路之一,也是唯一一座有铁路的茶山。
这里是种植乌龙茶较早、数量最多的茶区,也是奶香金萱茶的核心种植区。
阿里山茶园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累积的有机物质非常多,正是金萱茶树喜欢的生长环境。
茶树在湿冷寒凉的严峻气候中缓慢生长,根系吸吮着千年神木的灵气,形成厚实且甘甜的内质,带来花香甜蜜的滋味。
轻发酵的金萱乌龙,结合阿里山的冷冽气韵,天然奶香表达得轻柔细致,辨识度很高。
拆开包装,便有淡淡的清甜花香袭来。
干茶呈半球形,饱满如珠,圆紧重实,色泽墨绿油润。
沸水冲泡,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软梗,与乌龙茶的典型特色“绿叶红镶边”。
奶香味完全飘溢开来,浓郁悠扬,紧接着还有轻盈的桂花香,清甜喜人。
汤色蜜黄,清澈透亮。茶汤入口尤为清鲜爽滑,甜醇温润。
余韵中还带着一丝冷冽的阿里山山头气息。
此外,奶香金萱还特别适宜用“冷泡法”。
夏日出行前,在矿泉水瓶中放上一些金萱乌龙,让其内含物质缓缓析出,数小时后就能品味到它最极致的风味。
享誉欧洲的东方美人茶
东方美人是台湾地区独有的名茶。“虫做一半,人做一半”,它有天然蜂蜜味,汤色如琥珀明亮,恰似古典东方美人。
相传,在19世纪便出口欧美,一位英国商人将它进口到英国,进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其迷人的花果香气、醇厚如蜜的口感,让女王品尝后芳心大。既然来自遥远的东方,便赐名 “东方美人茶(Oriental Beauty)”。
新竹县北埔乡茶园
东方美人,又名“白毫乌龙”、“香槟乌龙”,原产于台湾省新竹县北埔乡。
在当地还被称作“膨风茶”,在中国台湾俚语里有“吹牛”的意思,名字由来与它的诞生密不可分。
很久以前,有茶农的茶园受“小绿叶蝉”侵食,但他不舍浪费,仍按正常工序制成乌龙茶,拿去茶行卖,没想到这茶的味道甘醇甜美,有种美妙的蜜香,很快就被人高价买走。
茶农得意地回家炫耀,邻居们都不信,认为在吹牛,“膨风茶”名称不胫而走。
茶园中的小绿叶蝉
立下功劳的,正是这种叫“小绿叶蝉”的虫子。
对于许多茶农来说,虫害是种植茶叶的一大烦恼,但要制作东方美人茶,这小虫子可是多多益善。
被叮咬的叶片为了保护自己,会大量分泌出茶黄素、香叶醇等营养物质,释放出类似于蜂蜜味的芳香物,称为“蜒香”。
这种迷人的香气,不仅令人喜爱,也会引来蜘蛛,通过天敌除掉小绿叶蝉,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如今,全世界也仅有中国台湾地区新竹县、苗栗县生产东方美人,且3万颗茶芽才能制成1斤茶叶,非常珍贵。
东方美人是乌龙茶中少有的重发酵茶,一般乌龙茶发酵程度为60%,而它的发酵程度达到75%到85%之间。
干茶颜值颇高,条索紧结,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可爱。
它的茶韵温婉,好似琵琶半遮的古典美人,徐徐散发出熟透的果蜜甜香,清雅灵动,独特醇和。
开汤冲泡,茶叶入水即散发出自然的甜蜜香与熟果香,以及微微的木质香。
汤色清澈明亮,呈漂亮的琥珀色。
揭开杯盖,果蜜香扑鼻而来,香气高扬优雅,馥郁迷人。
轻啜一口,细腻的茶汤滑过舌喉,甜润饱满,清透绵软,带有丝丝清凉感。
饮后齿颊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台湾高山茶之王 大禹岭茶
大禹岭茶,是公认的中国台湾最优质茶品,被誉为“台湾高山茶之王”。
所谓“台湾高山茶”,是生长在台湾省海拔1000米以上的茶叶统称。包括了耳熟能详的大禹岭、梨山、杉林溪等地,茶多香气清幽、甘醇味美,具有浓厚的高山“冷韵”。
其中,大禹岭算得上是“一览众山小”的存在,当之无愧的高山茶代表,也是全世界生长海拔最高的乌龙茶。
大禹岭茶区,是贯穿台湾省南北的“中部横贯公路”穿过合欢山垭口的一段,当年因施工难度极高不亚于大禹治水,特別将此地命为大禹岭。
它的平均海拔高达2500至2600米,有“台湾屋脊”之称,被台湾茶人誉为“离天空最近的茶园”。
雪山中的茶园
这里终年云雾缭绕,气候寒冷且日夜温差大,冬天冰雪覆盖,茶树生长周期非常缓慢,采摘期也比大多数茶区更晚。
出于对“冷香”“浓稠茶汤”的极致追求,大禹岭茶的采摘一般着重在冬季。
在气候湿冷、地势高耸的高山上采摘茶叶,对于采茶工来说无疑是项艰巨的任务,冬茶也因此更为珍贵。
遗憾的是,大禹岭茶区隶属台湾省森林保护区,十多年前开始,当地林务单位陆续回收原来出租种茶的林地。
有相关数据统计,近几年的大禹岭茶产量只有全盛期的1/4,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减少。
一片即将消失的大禹岭茶园,所产的茶只会越来越少,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正宗的大禹岭滋味是喝一杯少一杯。
它的干茶呈现半球形的颗粒状,揉得十分紧实,细闻,有着清新悠然的花香。
喝大禹岭的高冷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才更能激发出清冷茶香、浓稠汤感。
卷曲的叶片在水中舒展,汤色蜜黄明亮。
馥郁清幽的茶香缓缓释出,能够闻到栀子、兰桂等花香,中调有似苹果、桃杏乃至枇杷的果香。
入口滋味滑软细腻,清新甘醇,茶汤尤为浓稠。
咽下茶汤,尾韵里的山林冷冽气韵绵长,凝聚于喉头,仿如于巍峨山峦间行走不休,回甘缭绕许久。
茶中圣品 台湾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是台湾茶中的典型代表,在国际上最为出名,被誉为“茶中圣品”。
它充分表达了台式风格,甚至集各种台湾茶的功夫于一身——细腻,柔美,飘逸。
焦糖香、果香、蜜香、奶香、浓稠回甘……
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茶园
冻顶乌龙茶是中国台湾茶的鼻祖,与福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台湾鹿谷人林凤池赴福建应试,中举返乡时,从福建带回数十株茶苗,种在麒麟潭边的冻顶山上。
看似不靠谱的传说,在一百多年后解开谜底。
经两岸学者多次研讨,1990年台湾省吴振铎先生最终证实并明确对外公布:福建建瓯的矮脚乌龙老树正是冻顶乌龙之源,并立碑石刻“百年乌龙”永志海峡两岸茶叶亲缘相依的关系。
初闻“冻顶”二字,让人联想到白雪皑皑的山峰。
请教过当地人方知晓,“冻顶”是俚语绷紧脚尖上山顶的的意思。
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平均海拔约为600-800米,这里常年迷雾多雨,山路崎岖难行,上山时必须绷紧脚趾才能达到。
冻顶山的土壤尤为特殊,多为棕色高粘性土壤,杂有长年累月风化后的细软石。
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关于这种优质土壤的描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烁壤,下者生黄土。”
这种土壤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得冻顶茶的内质格外丰富。
冻顶乌龙的干茶团揉紧实,颗粒完整,色泽墨绿,叶缘呈现一圈朱砂色的红镶边。
冲泡后,茶叶慢慢舒展开来,汤色金黄清澈,散发出丰富浓郁的茶香。
只是在杯口嗅上一嗅,就为它的香气着了迷,一种清新感萦绕鼻尖。
入口甜甘,味道醇厚,有茶叶轻微发酵后的酸,和小火烘焙后的甜相互融合。
过喉犹如清新山风抚过,柔和中香韵深长。
汤感有着果胶般的厚实,但又不失鲜活。
老一辈的记忆 文山包种
“北文山,南冻顶”,一句话道出台湾省的两大传统名茶。
包种茶,是台湾乌龙茶中的传统品类,以台北市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称为“文山包种茶”。
1942年日据时期包种茶包装
最初的文山包种包装时,茶行沿用福建人的习惯,将茶叶包成四方包出售,再盖上茶行的印章,所以叫“包种茶”。
它是发酵程度最轻的乌龙茶,大约在8%至10%,口感竟可媲美西湖龙井的清香甘甜,在乌龙茶中独树一帜。
在大陆的知名度似乎远低于“南冻顶”,却是老一辈台湾同胞的茶饮记忆。
文山包种大约诞生于150年前,早期移民们的茶园多种植在台湾北部,这里靠近海边、港口,交通便利。也就是如今的台北市、桃园县一带。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台湾北部的地皮也是寸土寸金,曾经的茶园被逐步征收。正宗的文山包种,产量已越来越少。
台北市文山茶区
本次带来的这款文山包种,源于海拔400米以上的台北坪林文山茶区。
全境由北势溪蜿蜒穿越,茶园所在地更是谷幽林静、多雨多雾。
云雾、宁静的环境中生出的茶,内含物质饱满,体现在茶汤上便是细腻柔顺的汤感。而馥郁又清透的花香气息,则全然需要制茶方式的把握。
文山包种,不同于冻顶乌龙那样紧结的团状外形,而是呈自然卷曲的条索状,干茶不带梗,色泽墨绿带油光。
由于发酵程度较轻,干茶便带着一股天然的花香,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受。
开汤冲泡,芽叶在沸水间缓缓舒展,汤色清澈蜜黄。
缕缕幽香旋即袅袅而起,有兰花与栀子花的混合香气,淡雅怡人。
小口慢啜,甜意自舌尖浸润至整个舌面,汤感细腻甜醇,清爽软滑。
继而,绵长的带着暖意的茶汤包裹住全部味蕾,齿颊留香,余韵绵长。
08年珍藏版陈年冻顶乌龙
嗜茶的台湾人,早已参透了乌龙茶“喝老藏新”的奥秘。
一份年份足够的老台湾乌龙,甚至可作为“嫁妆”,足见价值珍贵,意义非凡。
这款茶采用纯锡罐装,小小的锡罐本身就达190余克,相当趁手。
锡,是特别稳定的食品级金属,有着“储茶味不变、盛酒酒醇香”的美誉。对茶人来说,若能拥有一套上好的锡器,不仅经久耐用,也不失品位。
打开锡罐,细细嗅香,能感受到岁月雕琢的陈香雅韵。
干茶的条索依旧紧结,圆润饱满,黝黑发亮。
注水冲泡,茶汤呈现出宝红色,沉而不浊,清澈可见杯底。
入口甘醇浓郁带蜜花香,滋味浓厚,转化得甘润不涩。
中调似焦糖香,细细品尝有一丝微酸,与陈年大红袍的武夷酸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过十余年的转化,内含物质丰厚,滋味层层递进,十余泡仍有余味。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