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
传统祁门工夫红茶
百年茶厂联合出品,非遗大师手作,似花似果又似蜜,一品传奇“祁门香”
收藏
- 品名
传统祁门工夫红茶
- 产地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 配料
祁门槠叶种茶青
- 净含量
100g/罐、48g/盒
- 保质期
条件适宜可长期保存,越陈越香
- 原料产地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 储藏方式
避光、防潮、防异味
- 冲泡建议
95-100℃水冲泡
- 投茶量
5-7g
- 厂商指导价
260~2180元
红茶,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茶类,产量、贸易量和消费量占比均超过七成。
祁门红茶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将中国茶带上了全新的高度。
祁门红茶,原产于安徽省祁门县,有“红茶皇后”“群芳最”之美誉,在国内外评选中屡获殊荣。
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入选的红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锡兰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洋溢着玫瑰花香、果香和蜜香的祁门红茶可以用8个字概括其品质特征:“香高、味醇、形美、色艳”。
其独特、馥郁持久又多元化的香气,让人难以进行准确地描述,故以产地命名,被称为“祁门香”。
日本茶学家山西贞说:“祁红香是玫瑰香和木香的混合香,那仿佛就是森林里优雅的岁月味道,抑或是百年茶仓的馨香。”
如果需要更具象化的形容,在《安徽省志·农业志》中对祁门香是这样描述:有蜜糖香,又似蕴藏苹果香,清高持久,甚是独特美妙。
清朝光绪年间,祁红畅销欧美,尤其受到英国人的喜爱。当时,祁红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只有贵族王室才有机会享用。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获奖证书
1915年,祁门红茶依靠独特的“祁门香”,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大放异彩,罕见夺得三项大奖。
新中国成立后,它也曾多次作为国家的外事礼茶,赠送给前苏联、英国等外国政要,在一个个重大外交活动中崭露头角。
祁门红茶不仅在海外名声大噪,国内不少文人雅士,老舍、钱钟书也是它的忠实拥簇者。
1964年,老舍在徽州讲学,品尝祁红后,留下诗作“屯绿祁红好姊妹,浓妆淡抹总无瑕。”
祁门红茶又可以分为:传统工夫祁红、创新型祁红。
这里说的“工夫”,指的是传统制作工序繁复,其一大特点是较为“细碎”,制作时有意将茶叶切细、精选筛分处理,以更快速地释放风味物质。
传统祁门工夫红茶,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隽厚,香气馥郁持久,叶底红艳匀亮,因此也被称为“镶着金边的女王”。
在许多资深茶客心中,传统工艺制作的祁门工夫红茶,才是记忆中地道的祁红滋味。
今天,为让大家品味到一口正宗的“祁门香”,我们联合历史悠久的祁红茶厂,为大家带来品质上佳的祁门工夫红茶。
两款茶由中国制茶大师、祁门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陆国富老师监制,代表着祁门红茶的较高水准。
共有2种规格可选
传统祁门工夫红茶 100g/罐
特制精品祁门工夫红茶 48g/盒
皆选用祁门县生态茶园“槠叶种”早春鲜叶,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茶汤香气高醇,似果香又似玫瑰花香,馥郁迷人。
每4-5斤鲜叶才制成1斤干毛茶,通过毛茶的审评定级归堆,选取部分外形、内质俱佳的原料,再进行精制加工,最终符合标准的不过0.5斤。
甜醇柔润 传统祁门工夫红茶
本次推荐的“传统祁门工夫红茶”包装方案,由我们团队的设计师原创手绘。
设计手稿
画卷采用白描线稿的形式,再现了民国时期祁门茶厂制茶的工作场景。一排排厂房林立,制茶工人劳作其间,街头茶楼里祁红飘香。
置于茶席之上,仿佛一段跨越百年的祁红故事,在老电影般的场景中娓娓道来。
干茶外形紧细匀齐,锋苗俊秀,色泽乌褐油润,细嗅有淡淡花香与甜香。
沸水高冲,香气清新淡雅,玫瑰花香、甜果香、木质香一同绽放,层层递进。
茶汤醇红明亮,似琥珀般晶莹剔透。
入口柔和鲜甜,甜醇如蜜,呼吸间尽是馥郁茶香,回甘绵绵。
滋味饱满,香醇回甘,让人意犹未尽,确似漫步于森林间的优雅气息。
金芽甜香 特制精品祁门红茶
这款特制祁门红茶,精选祁门槠叶种鲜嫩芽叶,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红茶分级标准特别制作,限量50份,先到先得。
并附有相应的收藏证书,一证一码,包含了茶品信息、产地来源、匠人介绍等信息,赠予好友,心意尽在不言中。
干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褐油润,表面覆有一层细密的金毫,细嗅有沁人甜香。
注水开汤,汤色红浓油亮,茶杯边缘隐约可见金黄色光圈。
鲜甜清新的苹果香,裹着嫩花香、丝丝蜜香,萦绕于鼻尖。
轻饮一口,唇齿之间带着嫩芽特有的鲜润,汤感鲜醇酣厚,柔滑绵甜。
饮后许久,甜醇之感依旧留于口腔,回甘隐有微甜,余韵悠长。
百年老茶厂 传承祁门香
原安徽省祁门茶厂旧址
原国营祁门茶厂,曾是中国最大的红茶加工厂,前身为1915年创办的安徽模范种植茶场,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最繁荣的时候,有将近4000人在这里拣茶、制茶,而那时,祁门全城也不过3万人。
祁门茶厂,曾经创下祁门历史上三个三分之一:正式员工占全县三分之一,税收为全县财政三分之一,产值为全县工业产值三分之一。
1966年的祁红老茶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苏联签订政府贸易协定,祁门茶厂供应苏联茶叶10050吨,一级价格每吨7600卢布,价格远超过其他省份的红茶,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点企业。
据祁红泰斗闵宣文老先生说,“我们祁门茶厂的,做了一辈子红茶,其实喝得很少,以前在厂里,要么喝大茶桶泡得红茶梗,要么就喝几毛钱一斤的炒青”。
究其原因,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用祁红向苏联置换战备物资,做茶不喝茶,全力支持国家,成为祁红匠人们心口相传的规矩。
七十年代祁门红茶生产记录
五十多年的岁月,祁门茶厂经历了手工制茶到机械制茶、从纯粹生产型到生产销售型的演变。
生产祁红十多万吨,其中出口近八万吨,质量长期稳定,销往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出口合格率均为l00%,荣获多项国家奖项和一个世界金奖。
如今祁门茶厂历经百余个春秋,几经变革,虽不及昔日风光,但依旧传承着国营老茶厂的优良品质。
陆国富(中)、闵宣文(右)审评茶叶
现有非遗传承人闵宣文、陆国富老师技术领衔,他们坚守传统制茶品质,续写百年茶香的动人篇章。
核心原产地 传统技艺精制
祁门县,位于黄山西麓的丘陵盆谷之中,境内茂林高山绵延,谷深涧幽,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自古便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境。
山地峡谷一带不宜耕种,却是孕育茶叶的好摇篮,一条阊江河百转千回盘绕其间,水雾弥漫,构成了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
当地特有的“槠叶种”就长在岩石地上,晨间薄雾中望去,自然繁殖的老品种茶树大小不一,错落山间。
祁门槠叶种,是国家级茶树良种,也是制作传统祁门红茶的最佳原料。
有实验表明,在祁红加工过程中,槠叶种的香气物质形成总量高于其他品种,其芳香物质在揉捻阶段剧增,茶汤滋味甘醇,香气馥郁。
本次带来两款祁红,皆源自祁门深山茶园,这里植被丰茂,在长时间地浸染下,形成祁红茶树的独特风味。
茶园的土壤主要由千枚岩、紫色叶岩等自然风化形成,大多属于红褐色砾质黏壤土类,使得所制茶品中铁、钾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每一片茶叶,也在云雾的滋养下,等待着最佳采摘时机。
采摘
最佳的原料,一般采摘于清明前后到谷雨间。
这时的鲜茶是春季的头一批,蕴含着丰富的内质养分,以一芽一二叶嫩采为佳。
传统工夫祁红还要经历筛制、切细、风选、拣剔、补火、拼配、匀堆等十几道工序,极尽繁复考究,较其他红茶的制作确实更费“工夫”。
萎凋
将摘下的鲜叶通过摊晾,使其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达到自然萎凋的作用。
待到叶片呈深绿色、叶边呈褐色,捏起成团富有弹性,茶梗不再刺手,叶芽俱已柔软如棉布般,青气散失到位,才进入揉捻的程序。
揉捻
将萎凋后的茶叶像揉面一样搓揉,让茶叶里的细胞破碎,使茶多酚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酶促氧化的过程,有利于红茶香气的形成。
直到叶芽俱已成形,即将进入到发酵的环节。
发酵
将揉捻后的茶叶堆置于竹篓、木桶、簸箕,或是特制的发酵床上用力压紧,盖上厚湿布日晒。
经过3-5小时发酵后的茶叶才会逐渐转化为红色,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
烘干
初制最后的工序是烘干,通过高温烘焙,使发酵好的茶青中的水分蒸发,以保持茶叶干燥。
烘干时亦是手搓成形的关键节点,祁眉、针形、螺形,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定形。
炭烘过的祁红更加香甜,形成其独特的“似花似果似蜜”香气特点。
筛分
筛分,又可分为毛筛、抖筛等数道小工序,需精工细作。制好的毛茶先经过抖筛,初步分出茶叶大小。
手工抖筛也叫吊筛,筛沿的一端用一根绳子系在高架上,另一端用手抖动筛子,之后要进行分筛,分筛的时候手一定要端平,匀速地晃动,一旦倾斜就会走料,好茶就筛不出来了。
拣剔
筛分完成后,便可以对茶叶进行拣剔,拣剔的主要目的是剔除遗漏在茶叶里面的茶梗和劣片。
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色泽乌润,香气清香持久,口感鲜醇酣厚。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