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
黄少桐 原矿朱泥香玉宫灯壶
传统器型的改良款,黄龙山珍稀泥料精制,玲珑轻巧,典雅孤品,宜用宜藏
收藏
- 品名
黄少桐 原矿朱泥香玉宫灯壶
- 作者
黄少桐
- 产地
江苏省宜兴市
- 泥料
原矿朱泥
- 容量
120cc
- 落款
黄少桐
- 厂商指导价
1150元
2020年上海匡时秋季拍卖会,一件私人收藏的「惠逸公制宫灯式紫砂壶」罕见亮相,最终以人民币5290,000元的高价落槌。
此前,仅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同款器物,此器型迄今仅见,或为孤品。
根据壶底铭刻:“庚辰桂月 月下助长吟 惠逸公”。由此,推测它或是惠逸公晚年的经典之作。
庚辰指的是公元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桂月是农历八月。
惠逸公,清代宜兴制壶名家,生卒不详,大抵生于清康熙年间。
逸公所制作品雅致脱俗,巧而不纤。书法无定体,楷行草书俱佳,真书高雅,楷书有唐帖遗意,刻镌或飞舞或沉着。可与明代的惠孟臣相提并论,故世称“二惠”。
宫灯壶,其形制典雅古朴,以“宫廷灯饰”为原型,不事堆雕,气韵高雅,堪称文人紫砂壶的典范。
文献《阳羡茗壶系》中,高度评价其“坚瘦工整,雅自不群”。
作为经典的传统器型,历代名家对宫灯壶多有演绎,圆器、六方、筋纹宫灯形态各异,或简约古拙,或繁复华美,在紫砂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次,带来一件传统器型基础上改良的宫灯壶,由陶艺家黄少桐老师全手工制作,形制精巧灵动。
它融合了香玉壶的圆润线条,壶身微扁鼓圆,敦实典雅,因此命名为“香玉宫灯壶”。
它以紫砂重塑宫灯,非为复刻形制,而是以器载道,将“用即是美”的美学智慧,化入当代茶席。
此壶形虽简,意蕴却丰:斟茶时,壶身微倾,水流如灯影倾泻;静置时,器型端立,似案头清供,自成风景。
改良后的香玉宫灯壶,宛如一盏古朴的灯盏,散发着温润胭红的光泽。
线条从壶底自然向上延伸,至壶肩处微微收束,勾勒出优雅的轮廓。
鼓腹饱满,利于茶叶舒展,充分释放内含物质,凝聚茶香。
束圆短颈,压盖穹起,盖面近钮根处轻微下凹,与壶身呼应和谐。
二弯流鸟喙嘴自壶腹自然生出,出水婉转流畅;圆耳把线条遒劲飞扬,提握间安稳从容。
两侧呼应,宛如灯穗,灵动飘逸。
圈足微起,如灯座般悄然呼应,收束利落。
壶身重心下沉,稳健敦实。
朱泥特有的细腻材质,砂土红润而柔和,色如秋栗,泛起自然的油润光晕。
120cc的玲珑体量,胎薄釉润。
手握宫灯,只觉得轻似绵云,既合掌中把玩之趣,亦显茶席清雅。
壶底落“黄少桐”纂书印款,或泡茶品茗,或赏玩珍藏,皆为上选。
朱泥原矿石料
朱泥,又称“石黄泥”,属于紫砂红泥大类,有着“泥中贵族”之称。
朱泥矿质地坚硬,处于陶土嫩泥层的底部,外观呈多种黄色调。
因含铁量高,烧成后泥料细腻红润,色泽殷红,有娇艳高贵之感,历来被奉为红泥之中的精品。
朱泥壶不但优雅耐看,还易于养护,包浆温润如玉,用其冲泡诸如乌龙茶、普洱茶等高香型的茶叶,可以更好的发挥与提升茶叶的香气。
朱泥本身绵密柔滑的砂感,经过一段时间润养,会展现出鲜红娇嫩的独特风韵。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