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
黄少桐 原矿朱泥潘壶
风靡数百年的经典器型,亲工摹古制作,圆融沉稳,精巧不失韵味
收藏
- 品名
黄少桐 原矿朱泥潘壶
- 落款
黄少桐
- 容量
140cc
- 泥料
原矿朱泥
- 产地
江苏省宜兴市
- 作者
黄少桐
- 厂商指导价
1150元
明清两代的紫砂壶,能以人的姓氏为命名,鲜而有之。
先有时大彬的“时壶”,后有潘仕成的“潘壶”。
前者为明朝万历年间的紫砂大家,后者是清晚期的红顶商人、雅士名流,今天我们单说潘仕成和他的“潘壶”。
潘仕成画像
潘仕成(1804—1873),字德畲、德舆,祖籍福建莆田,世居广东番禺。
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家族做盐业生意起家,后来官居两广盐运使。潘仕成继承家业后,组建同孚茶行,经营洋务,成为广州十三行的重要巨商。
海山仙馆
他好集藏、刊印中国古典文献、名家墨宝、书迹等,在其所建的"海山仙馆"中,所藏珍宝数量之丰,号称"粤东第一"。
馆宇极盛之时,还曾作为接待外交使者和商人的场所。
据史料记载,潘仕成嗜茶爱茶,常在宜兴设计订制专属的紫砂壶,既自用把玩,也作为交际之用。其中最为著名的,便属“潘壶”。
壶式的形制固定,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
原作盖沿处的阳文篆字潘印
同乡民众因以潘氏为荣,在女儿出嫁时必以一潘壶为妆奁珍物,望其夫妻和睦,因此又被赋予家庭美满的寓意。
清同治年间之后,随着潘氏家族的衰败,大多数的潘壶流散,目前除国内一些博物馆外,存世数量寥寥无几。
2022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一款「清早期 朱泥潘壶」以45万元起拍,最终以人民币126.5万元的高价成交,可见潘壶在当今文化收藏领域的认可度之高。
本次,推荐的正是一款小巧精致的「原矿朱泥潘壶」,由陶艺家黄少桐老师手工制作,寓意美好。
融合了传统壶式“掇球”、“仿古”的特点,外形近似梨形,整体秀丽高挺,又不失气韵。
壶颈之处微缩,壶腹鼓鼓缓收成底,弧线流畅,宽厚能容,丰腴质朴。
盖面微微隆起,一粒圆珠壶钮缀于盖上,与壶身相呼应。口沿处严丝合缝,倒茶不溢、旋转不晃。
弯流嘴胥出,亭亭翘起,出水集束不散,绵柔而不弱。
圈把俊秀,与壶身、壶嘴亦相互对应,端握舒适。
140cc的小品容量,壶胎质地轻薄陡峭,恰好盈盈一握。
壶身空灵无饰,原矿朱泥经窑火淬炼,泛出熟柿般的暖橘红调,胎骨沉实如凝脂。
一壶在手,便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的意境扑面而来。
壶底落“黄少桐”纂书印款,或泡茶品茗,或赏玩珍藏,皆为上选。
朱泥原矿石料
朱泥,又称“石黄泥”,属于紫砂红泥大类,有着“泥中贵族”之称。
朱泥矿质地坚硬,处于陶土嫩泥层的底部,外观呈多种黄色调。
因含铁量高,烧成后泥料细腻红润,色泽殷红,有娇艳高贵之感,历来被奉为红泥之中的精品。
朱泥壶不但优雅耐看,还易于养护,包浆温润如玉,用其冲泡诸如乌龙茶、普洱茶等高香型的茶叶,可以更好的发挥与提升茶叶的香气。
朱泥本身绵密柔滑的砂感,经过一段时间润养,会展现出鲜红娇嫩的独特风韵。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