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
2003年紫大益绿色生态熟茶
英红茶行高端定制茶,勐海茶厂改制前之经典绝唱,色如琥珀,醇厚滑糯似米汤
收藏
- 品名
2003年紫大益绿色生态熟茶
- 年份
2003年
- 产地
中国云南
- 配料
勐海茶区乔木春茶
- 净含量
357g
- 保质期
条件适宜可长期保存,越陈越香
- 原料产地
云南勐海产区
- 储藏方式
避光、防潮、防异味
- 冲泡建议
95-100℃水冲泡
- 投茶量
6-8g
- 厂商指导价
1920元

中国当代文学家余秋雨先生,对它青睐有加,罕见地给予极高的评价:“ 汤色桔红,有野樟香味道,无杂味,有淳朴感,保留了烟熏土特色,是大益的新起点。”
“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同样认可它:“ 香气纯正,水茶厚重,入口顺滑,汤水穿透力强。”

1996紫大益青饼
得此盛誉的普洱茶,就是如今备受瞩目的系列明星茶品——「紫大益」。
它是勐海茶厂首款使用“大益”商标出品的普洱饼茶,诞生至今仅仅二十多年陈期,相对于号级茶、印级茶等老茶,尚属于初出茅庐的青年后生。
但凭借其出众的品质,已然成为拍卖场上炙手可热的热门藏品,是公认的“88青饼继承人”。

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上,两筒(十四片)勐海茶厂出品的「 96紫大益」拍出了58.65万元的高价,平均一片的成交价约为41893元。

在计划经济时代,因只有中国茶叶总公司取得出口资质,四大国营茶厂统一以“中茶”商标进行销售,并在大票或内飞中印制唛号作为区分。
1987年,全国茶叶市场逐渐开放,总公司下发通知,鼓励各大国营茶厂注册自主商标,此前的“八中茶”商标改为付费使用。

“大益”商标在1989年正式注册,取意为“茶有大益”,成为勐海茶厂的独立品牌。
最初的那几年,大益商标主要用于红茶、绿茶等其他茶类的生产出口。直到1996年,首款大益牌普洱茶饼宣告问世,整个版面、标识图案皆为紫色,茶界亲切地称呼它为“紫大益”。
这一标志不仅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也成为了勐海茶厂的独特视觉符号。

从左到右依次为:红、蓝、黄、紫大益
此后为了区分用途,又陆续诞生了红、蓝、黄等颜色,俗称为红大益、蓝大益、黄大益。
“红大益”最为常见,是勐海茶厂产量最大的经典产品,通常由勐海茶厂选料加工生产,也有少量的定制产品。

而紫色、蓝色、黄色、金色等特殊版面,则大多用于一些高端茶品的生产,或者茶商选料的定制产品。例如,黄大益是资深茶人邓国先生拼配定制,金大益由台湾飞台公司定制,主要面向中国的台湾地区。
其中,紫大益作为高品质的代名词,涌现出许多品质上乘的明星产品,譬如上文中提到的“96紫大益”,以及“紫大益绿色有机饼”、“8052紫大益”等等。

本次推荐的这款「紫大益绿色有机熟茶饼」,是2003年英红茶行委托国营勐海茶厂制作,302批次,正是紫大益家族中的上乘之作。
据考证,当年一共生产了两个批次,即301和302批次,3代表的是2003年,01、02分别代表批次号。

《新生普洱茶年鉴》
台湾五行图书出版社
302批次的版面较为常规,而301批次的绵纸背面“商品标准代号”中,第二位有涂改液修改的痕迹。
据说当年第一批茶品在出厂检验时,发现代号印刷有误,于是手动涂改了其中一个英文字母,也成为了如今防伪辨别的印记。

2004年国营勐海茶厂因经营不善,被云南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全面接手,改制为私营茶企。
或许是因为改制后核心骨干的流失,和库存老料的日渐消耗。对于许多普洱玩家来说,改制前勐海茶厂的茶品,不仅是品质的象征,更是一种情结。
这款紫大益绿色生态有机熟饼,可谓勐海茶厂改制前夕的“经典绝唱”,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一款被寄予厚望的高端定制茶品,茶厂选用勐海产区乔木春茶为原料,用料优异、发酵适度,品质尤为独特。
加上经过二十余年的陈放转化,茶香浓郁高雅,口感滋味俱佳,品鉴、珍藏价值都比较高。
绵纸沿用经典紫大益版面,左右侧分别印有绿色食品、有机认证标识。
因为有机认证标识形似一颗“白菜”,也有藏家称其为“小白菜生态有机熟饼”,或者俗称“双标紫大益”。

每饼的净含量约为357克,纸面有些许的茶油析出,是其中果胶质充盈的表现,仓储条件十分完好,无堆味杂异味。
茶饼背面可见螺旋状的折痕,俗称“螺旋包”。
相比于常规的“一把抓”包法,它较费事费力,美观程度更高,正所谓“螺旋包,燕尾状”,一般常见于出口版的产品,也是鉴别原包老茶的重要线索。

揭开绵纸,可见饼面圆整紧实,干茶黑褐乌润,金芽显毫,轻嗅便能感受到饱满的陈香。

沸水低斟,汤色呈酒红色,似琥珀般清透明亮。

茶汤入口,如喝米汤般醇厚滑糯,口感格外稠密,甜润饱满。
前调是甜枣的熟香,随后沉稳的木质香渐渐浮现,又以一丝若有若无的菌香收尾,香气层次分明。

有时一杯茶下肚,片刻间,暖意慢慢扩散至全身,肩背微微发汗 ,像冬日里迎着暖阳,舒服得让人想眯起眼睛。
肩负使命 制茶救国

上世纪三十年代,正是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国难当头燃起了诸多仁人志士的爱国之情。“抵制日货,宣传国货”、“实业救国”等思潮在国人心中涌起。勐海茶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
战火笼罩下,中国东部传统产茶区相继沦陷,为了出口茶叶从俄、美换得抗战物资。中茶公司一面将分公司迁往湖北汉口,筹办恩施实验茶厂;另一面,继续寻找新的茶叶产区。

范和钧先生与佛海茶厂创始团队
1939年,在上海商检局任职的范和均先生,接到中央经济部委派,赶赴西南边陲的佛海(今勐海县),与李拂一、周文卿等当地爱国士绅一起筹建茶厂。
此后,范和钧先飞往重庆,从湖北、江西等地调用茶工、茶叶技术人员及竹篾木工等近百人,组成了佛海茶厂第一批职工。
接着,又马不停蹄前往上海,聘请电气工程师、医生等,还采购了各种医药器材及日用百货。
又绕道泰国曼谷,采购部分制茶机器;再前往缅甸仰光,采购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佛海茶厂从全国各地招募的第一批职工合影
经过艰难筹备,1940年佛海实验茶厂正式投产,它就是勐海茶厂的前身,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机械制茶厂,范和钧被任命为第一任厂长。
佛海茶厂的创办,全线冲破战争对茶叶出口的封锁,短时间就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换取了重要的战略物资。
跌宕起伏的岁月里,佛海实验茶厂几次停业、复产,直至1982年,正式更名为“勐海茶厂”。
传承至今,勐海茶厂生产了无数经典茶品,如群星闪耀般书写了半部普洱茶历史。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