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
黄少桐 紫泥柴烧西施壶
紫砂苑中西子美人,半开放式柴烧工艺,肌理古朴细腻,褐里透红,尽显东方美学之韵
收藏
- 品名
黄少桐 原矿紫泥柴烧西施壶
- 落款
少桐
- 泥料
原矿紫泥
- 容量
130cc
- 产地
江苏省宜兴市
- 作者
黄少桐
- 厂商指导价
1830元

美比西子,韵敌美人。
如果有一款紫砂壶,不去形容它,光凭其柔美的身姿便能联想起它的名字,想必一定是这把温婉恬静的西施壶。
“樱桃小嘴倒耳把,盈盈一握众生醉”,从“西施”之名即可体味这把壶的体态之美。

西施壶,本意即为美人壶,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极其生动地表现出女子的娇嗔柔弱和曼妙腰肢。
西施壶型源自明代万历年间,为制壶名家时大彬的徒弟徐友泉首创,原称“西施乳”,后人觉不雅,将其名改称“西施壶”。

历史文献如日本奥玄宝《茗壶图录》,以及民国《阳羡砂壶图考》中,均明确记载了徐友泉的创作史实。
清代文人吴梅鼎在其《阳羡名壶赋》中即有关于西施壶的记载:“韵敌美人肩,格高西子乳”。
西施壶身圆润饱满,完美诠释婉约、素雅、温润如玉的东方美学特质,是紫砂壶众多款式中非常经典、深受喜爱的壶型之一。

上海拍卖201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把“壶艺泰斗”顾景舟制「西施壶」,以184万的的高价落槌。

本次,为大家带来一款摹古西施壶,甄选黄龙山优质原矿红皮龙泥料,由青年陶艺家黄少桐老师手工制作。
经过独特的“半开放”的柴烧工艺制成,色泽褐里透红,形成古朴的肌理质感。

柴烧,是一门古老的陶瓷烧成工艺,指的是烧制过程中,以薪柴为燃料,从炙热到冷却,使器物自然落灰成釉。
如果采用一般的柴烧工艺,紫砂壶直接接触明火,表面形成“斑驳火痴”,即不规则焦痕,似乎有失传统紫砂韵味。

装载紫砂壶的匣钵(右)
因此,黄老师经过数百次试验,将紫砂壶放于匣钵内与柴烧环境隔绝开,仅靠烧窑气氛完成柴烧的质感色泽。
这样没有落灰落在壶上,保留了泥料本身的韵味,也不影响紫砂的透气性。
烧出的紫砂壶表面干净光滑,肌理自然美观,依旧达到了六百年来紫砂历史中普遍追求的审美标准。
匣钵柴烧的成壶色泽纯正,恰似美玉,完美呈现西施的典雅曼妙,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天成。

红皮龙原矿石
红皮龙,原名野山红泥,属于紫泥系,产自黄龙山浅表黄石岩层的下部,原矿外观呈紫棕褐色致密块状。
其质地坚硬又细腻,成壶线条朗利,敲击清脆。
由于泥料表面有比较丰富的云母颗粒,含铁量也比较高,在柴烧过程中容易形成古糙的砂质感,呈现独特的金属光泽。

壶身表面细细的亮闪,又格外增加它的贵气,像件气蕴、质感都很可爱的青铜古器。
细看可见胎质中浅浅的油红色砂点颗粒,色泽效果比较丰富。
紧密的截盖与身筒结合成了一个完美的球体,饱满圆润,翩若婷婷美人。盈盈之姿中又显出几分敦厚,憨态可掬。

盖钮小巧精致,圆润挺拔,更显娇俏秀气。
倒耳形的壶把细柔纤巧,带了些许灵动俏皮的气息,如云袖轻扬,尽显绰约风姿。

短流形似鸟喙,短而精巧,特别可爱讨喜。
出水流畅,水柱聚拢且有力,断水时利落收锋。

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底部落“少桐”篆体印章,显其珍藏价值。
盈盈一握间饱含茶趣,轻抚又能感受到细密的砂质,朴雅坚致,不失质感。

130cc的小品容量,适配单人独享或三两小聚。
未经泡养,壶身就泛起隐隐的哑光质感,日久使用,则温润端庄,包浆莹润,甚有韵味。
售后说明
- 本商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通过公众号“淘茶集”发起申请,或联系在线客服;
- 因质量问题需要申请退换货,支持30天无忧退换,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运费由平台或合作方承担;
- 涉及退款服务,我们会在确认无误后,48小时内为您办理退款操作,实际到账以银行及支付规则为准。
弹窗标题
店铺地址
店铺名称
详细地址
TEL:电话
当前优惠
选择省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钓鱼岛